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現貨市場,用“低迷”再也恰當不過了,但收購市場卻是冷熱不同,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對待籽棉的不同態度也預示了我們對后市的不同看法。
目前,各地籽棉交售已進入尾聲,隨著籽棉質量的下降,收購價格也略有回調。目前,山東菏澤地區3-4級統花(衣分35%)的收購價格在2.85元/斤左右,折皮棉為14100元/噸。12月9日,河南臨潁4級籽棉收購價格為(衣分35%,含水9%)2.65元/斤,全縣交售進度已經達到了95%。漯河的情況有些類似,據當地企業反映,這幾天的收購量越來越少,僅為前期的1/5,且品級較差,12月12日4級籽棉價格為2.63元/斤(衣分35%),較前幾天下降了0.02元/斤。
不過,同樣是35%衣分的4級棉,以2.8元/斤的價格收購,卻在扶溝遭遇冷場,由于棉農不認同這樣的收購價,籽棉交售一度趨緩,但真正讓當地收購市場陷入僵局的,還在于銷售環節。“上周的日子太難過了,剛剛形成小高潮的收購市場沒有三天時間就降到了冰點,全縣大大小小300多家企業全部停止收購。”某企業負責人如是說。他還表示,讓當地籽棉收購戛然而止的原因是當地農發行出于風險考慮,可能停止供應貸款,還催促企業加快銷售,但問題在于,現貨交易遲遲不見好轉。“收購成本在14100元/噸以上,按14200元/噸的價格出手,幾乎無利可圖,而且紗廠也在觀望,想賣未必能賣出去。”目前,扶溝縣還有70%的棉花還留在棉農手中,大多數加工企業都在積極籌措資金,等待春節前再度收購。
由于現貨市場持續低迷,河北滄州,河南漯河、扶溝和湖北武漢的棉花企業都把“寶”壓在了春節以后。據了解,目前河北部分地區329級、429級皮棉毛重提貨價分別為14000-14100元/噸和13500元/噸,比前期略有下調。從吳橋、東光了解的情況看,除前幾天有個別企業以14200-14250元/噸(3級棉)的價格少量成交外,現貨市場基本有價無市。在談到對后市的看法時,當地人士表示:“如果價格合適,我們也樂意出手,關鍵是沒人要,好在大家也不著急。現在一些小企業都留著四五十噸的皮棉,質量也不錯,大家都覺得好棉有好價。”
好棉有好價,同加工企業一樣,滄州的棉農也信奉這條“真理”,比如在東光縣,不少村子的棉農甚至“斤棉未售”;12月13日,個體棉商出價3.0元/斤都很難收到籽棉(加工成皮棉可以達到2.5級以上)了。總體而言,目前,河北衡水等地3級籽棉的收購價格已經普遍上漲至2.90元/斤以上,其中衡水最高達到了2.95元/斤。
另據調查,12月12日,各地3級籽棉主流收購均價為2.83元/斤,按照棉籽0.65元/斤、平均衣分率35.72%計算,折合中國棉花收購價格指數為13936元/噸,較9日下降了18元/噸。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少地區的籽棉價格有所下調、棉籽價格則略有回升,但考慮到貸款利息、品級和衣分下降等因素,實際收購成本仍居高不下。現貨市場持續低迷,收購成本高位徘徊,這將是今后不得不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