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寬松覆蓋全年。據美國農業部2月棉花報告,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上調至2685.41萬噸,較上年度增長6.95%。從同期我國棉花生產狀況看,2011/2012年度,我國棉花產量增至729.38萬噸,較上年度增長9.84%。為了抑制棉價走低,保護棉農的植棉積極性,國家從去年9月起啟動收儲,至2月17日,累計實現收儲256.8萬噸,占到年度產量的35.18%。收儲只是從形式上對棉花所有權進行了轉移,從長期看,并未使其供應功能消失。
消費乏力構成隱憂。據美國農業部棉花報告,受全球金融危機發酵、經濟增速減緩影響,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下調至2388.65萬噸,下滑幅度為4.03%。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增加至1323.11萬噸,較上年度增長34%。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增至55.39%,較上年度增長15.72%。2011/2012年度我國棉花消費量減至957.99萬噸,較上年度減少4.35%。全國棉花進口量增至370.13萬噸,較上年度增長41.9%。全國棉花期末庫存增至392.99萬噸,較上年度增長55.6%。全國棉花庫存消費比提高至40.98%,較上年度增長15.83%。從最近紡織行業調查情況看,受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拉動,紗線價格雖有不同程度跟漲,但企業訂單、銷售、效益狀況未有改觀。外來訂單轉移、外需訂單減少,招工難、融資難、回款慢等問題一直困擾企業。
低價外棉扯動棉價。截至17日,反映外棉抵華港口價的FCINDEXM指數達到105.74美分,折1%關稅價17016元/噸,折滑準稅價17494元/噸,分別與內棉328B指數相差2537元/噸和2059元/噸。其中印度S-6M 1%關稅價僅為16302元/噸,滑準稅價為16787元/噸。與內棉328B分別相差3251元/噸、2766元/噸。在人工及其他費用降無可降的情況下,紡企更愿意加大外棉的使用占比,以降低總體成本。從進口狀況看,2011/2012年度至今,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72.4萬噸,同比增幅達到56.7%。最近我國商務代表團赴美,其中簽約美棉22萬噸,2月份我國棉花簽約量應處高位。低價、進口量增大,對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形成抑制,棉價反彈阻力較大。
場內實力對比內外不同。從ICE市場狀況看,截至2月17日,投機基金凈多頭率由上周的8.8%提高至25.0%;投機基金凈空頭率由上周的33.1%降至17.3%。國內情況則相反,至2月17日,雖然鄭州期棉市場棉花合約前20名凈多持倉增幅大于凈空持倉增幅,但從前20名凈多、凈空對比看,空方以13萬手高出多頭11萬余手,占據上風。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2011/2012年度收儲價和2012/2013年度收儲價的提升預期以及今年棉花種植面積預期下滑、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臨時性調整等因素或可給棉價帶來支持。但從短期來看,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許多掣肘、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回落、紡織服裝對外出口增速減緩以及地緣政治仍存許多干擾的情況下,棉價未來向上反彈的阻力不小,低位盤整并等待政策指引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