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南美大豆歉收,生物柴油摻混率提高帶動豆油消費,促使買家轉向采購棕櫚油來滿足需求,而全球棕櫚油產量增幅可能低于預期,多種因素疊加促使棕櫚油價格長期向好。
由于其低廉的價格大大彌補了其它植物油產能的不足。棕櫚油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食用油,10年來它一直保持8%的年均增長率,全球棕櫚油產量的90%出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個國家,而我國的棕櫚油需求全部來自進口。2011年全球棕櫚油的供應量超過5000萬噸,主產國馬來西亞與印尼作出了主要的貢獻。
馬來西亞和印尼毛棕的種植面積連年增加,尤其是印尼,自2007年以來,取代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近三年來增幅尤為巨大。預計到2015年,馬來西亞生產2000萬噸,印尼將會達到3000萬噸的產量。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的數據顯示,預計馬來西亞2012年棕櫚油產量增長2.3%至1933萬噸,2011年產量為1890萬噸,目前越來越多的種植園作物將要進入成熟期。而印尼農業(yè)部表示,2012年印尼毛棕櫚油常量可能增長14%,達到2570萬噸。顯示出2011/2012年度全球棕櫚油貿易重心將繼續(xù)向印尼轉移,而馬來西亞僅增加2.8%,至1890萬噸。
《油世界》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1/12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庫存將減少16%,降至3年來的最低水平,因為需求增加,南美天氣干燥導致大豆產量下滑。《油世界》預計2011/12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庫存將從上年的8840萬噸降至7410萬噸。油籽消費將增長3.3%達到4.497億噸。全球7種油籽產量缺口將比一個月及兩個月前的預期更加嚴重。《油世界》預計全球大豆產量將減少7.3%,油菜籽產量可能減少1.5%,降至3年來的最低水平5980萬噸。歐盟美國烏克蘭中國和印度油菜籽產量均將會下滑。
目前,全球油籽庫存降至3年低位導致市場需求更多轉向棕櫚油。此外,市場擔心伊 朗與西方社會就核問題而關系緊張,從而導致原油供應中斷,已經推動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這使得豆油為主的生物柴油需求加大,市場只能采購棕櫚油來滿足需求,因此,中長期看好棕櫚油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