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以來,菜油期貨交投開始升溫,伴隨價格的回升,持倉量也持續增加,獨立個性初露端倪。那么菜油的漲勢能否延續,行情能走多遠?筆者認為,菜籽油在中國農業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有望走出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同時也會繼豆油、棕櫚油之后,成長為糧油類期貨的又一明星品種。
中共中央《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穩步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臨時收儲,健全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儲備制度。文件表達了政府扶植農業發展的鮮明立場,彰顯國家強農富農、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指導精神,這一綱領性的文件必將對今年以至后面幾年的農產品價格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從近期公布的價格政策可見,在國內通脹壓力減退的背景下,政策調控的重心已經由抑制物價上漲轉向提高農業種植效益,穩定糧油生產上來,這必將提升相應期貨品種的價格中樞。
全球菜籽減產,菜油供應偏緊。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本年度全球菜籽產量將走低,主要由于歐盟產量下滑。同樣產量下滑的還有中國和印度。盡管加拿大油菜籽協會對本年度的產量預期偏多,但是難以改善油菜籽全球供需偏緊的局面。
具體到中國的情況,官方的統計數據認為最近幾年國內油菜籽年產量穩定在1300萬噸,但民間看法不一。以16年位居全國產量第一的湖北省為例,湖北油菜種植面積連續兩年減少37萬畝。據筆者向部分農戶問詢,農民種植油菜沒有經濟效益是問題的關鍵。2011年湖北省每畝油菜產量在300斤左右,按平均2.3元/斤收購價算,毛收入不過690元,而種植成本500元~600元,根本沒有錢賺。而對2012年油菜籽的生產情況,業內人士表示,湖北省的種植面積、單產、總產量都將低于去年,農民或面臨進一步減收的尷尬局面。
國產非轉基因菜油的需求有望回升。隨著國人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國產非轉基因菜籽油的需求止住下滑勢頭,零售價格明顯高于轉基因的豆油。
今年以來國際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企,生物燃料更顯優勢。比如歐盟地區每年生物柴油產量為700萬噸油當量,約占全球的54%,歐盟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菜籽油(約占80%),可以想象菜油需求將有增無減。作為主要的油料作物,南美大豆的產量下調,預期將減少了大豆油的市場供應,也間接提升菜油的需求。
要準確判斷2012年菜油市場價格走勢,自然要考慮影響菜油價格的最關鍵要素政府制定的油菜籽臨時收儲價格。一般每年的5、6月份,國家會公布新油菜籽的收儲保護價。過去4年的油菜籽臨時收儲價分別是2.2元、1.85元、1.95元和2.3元,那么今年的油菜籽收儲價格會是多少?按照常規思路,參考國際市場價格、農民種植成本、CPI調控目標,2012年的油菜籽托市收購價如果在去年2.3元/斤(折菜油10300元/噸)的基礎上上漲8%~15%,也就是落在2.5元/斤~2.65元/斤范圍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國際國內多重因素作用下,菜油有望走出一波沖擊歷史高點的牛市行情,二季度上升目標11000元/噸-11500元/噸,鄭州菜油期貨合約終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