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棕櫚油基本面變化最為顯著的一個月份,這將使得棕櫚油相對于美豆略微走強。分析認為,棕櫚油在經歷調整之后,再度上行的可能性較大。
首先,因獲利了結打壓,美豆幾次沖擊1450美分后有所回落。這是棕櫚油震蕩調整的主要原因。雖然說南美大豆減產的炒作熱度已經消退,但美豆后期看漲因素依然存在。中國出口需求正在逐漸恢復,目前全國港口庫存雖然和去年基本持平,都在歷史高位,但局部港口貨源仍然緊張;另一方面,黑龍江農戶備耕情況不佳,大豆種子銷售不暢,玉米種子卻供不應求。由于國內大豆相對種植效益走低,農戶種植玉米熱情高漲,大豆種植面積持續減少在所難免,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程度有增無減。
其次,棕櫚油基本面正在經歷較大轉變。馬來西亞棕櫚油局3月供需數據顯示,雖然庫存和去年相比仍在高位,但出口和產量兩者一盛一衰的表現已足夠利多。3月產量僅僅較上月增長2.1%,相比去年3月更是大幅減少14.5%,這是產量數據自去年2月以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也顯示了棕櫚油產量的周期變化。
與此同時,出口需求則較上月增長10.8%,這是出口連續3個月下降之后首次上升。SGS的數據也進一步表明,棕櫚油需求正在逐漸恢復。馬來西亞船運機構SGS表示,4月1-10日馬來西亞共出口了488,758噸棕櫚油,較3月1-10日的448,615噸增長8.9%.出口產量一盛一衰的直接結果就是庫存下降。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在連續6個月維持在200萬噸之上后,終于回落到了200萬噸以下。符合市場預期的193-197萬噸。
3月產量的增速和歷史平均水平相當,但10.8%的出口增速要大幅高于歷史平均水平2.5%,庫存下降5.0%也快于歷史平均水平2.8%.4月份是全年中基本面變化很大的一個月。根據歷史數據,4月的出口量增速為全年最高,達到8.3%,遠高于10月的4.8%;與此同時,4月庫存將減少9%,同樣遠高于1月的4.9%.
再次,國內港口貨權依然集中。目前棕櫚油港口庫存逼近90萬噸,處在歷史同期的高位水平。但由于棕櫚油進口依然倒掛,生產廠家只能通過港口貿易商補貨。這使得大貿易商更有利于控制價格。且目前港口庫存基本都是在前期進口虧損嚴重時所進,這使得貿易商更加惜售。這就出現了價格上漲和庫存高企共存的奇特現象。而目前港口出貨量依然在4000-5000噸/天之間,并無大的改善,這一現象恐將持續。
最后,新的限價令可能會削弱價格上漲幅度。由于油脂類在一季度上漲明顯,抬高了成品油脂成本。發改委因此約談了相關企業要求兩個月內暫緩漲價。這和2010年下半年的限價令類似,2010年下半年油脂價格也出現月線七連陽,國內因此開始大半年的限價令。限價令期間棕櫚油價格再沒有出現過快上漲,說明限價令對于油脂需求影響不小。目前限價令對于棕櫚油牛市有所阻礙,但無法改變今年棕櫚油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