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階段性緊俏局面支撐連棕櫚油高位運行,但國內主要港口庫存仍偏高,近期棕櫚油期價上沖乏力。在缺乏消費支撐的情況下,連棕櫚油上行空間有限。在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弱勢難改,棕櫚油也難以一枝獨秀。
政策難言樂觀
前期金龍魚、福臨門兩大主流食用油品牌宣布對旗下花生油、菜籽油產品提價8%,隨后國家發改委約談了相關油脂企業。這是相關部門2011年出臺“限價令”后再次因食用油價格上漲問題約談企業。
盡管近期油脂價格并未因“軟調控”而下跌,但油脂價格能否延續上漲行情,取決于近期貨幣政策是否會微調。市場預計本月央行將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如果預期兌現,油脂后市有望繼續創出新高,如果貨幣政策沒有變動,則可能是油脂品種回落走勢的開始。
從3月國內的CPI和GDP數據來看,國內經濟出現了滯漲苗頭,政策調控難度加大。在目前的背景下,市場預計政府將再次推出寬松貨幣政策,但降息的預期遲遲未能兌現,寬松預期下出現的大宗商品價格虛高,恐也是海市蜃樓,投資者需提高警惕。
供需基本面助力減弱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馬來西亞3月棕櫚油庫存較2月減少5%,降至195.9萬噸。3月產量為121萬噸,較2月增產2.1%。此前市場預計棕櫚油庫存可能減少3.5%,降至199萬噸。3月庫存降幅超出市場預期,支撐棕櫚油價格高位運行。
此前油世界等多家機構預測本年度馬棕櫚油產量將達到1900萬噸。目前馬來西亞棕櫚油前三個月的產量合計為368萬噸,從4月起馬來西亞棕櫚油將進入增產期,本年度隨后每月產量將保持在170萬噸左右。鑒于后期充裕的供應量,棕櫚油價格在目前基礎上要繼續上沖,難度較大。
從歷年數據來看,第二季度均為棕櫚油的消費旺季,出口將支撐棕櫚油價格高位運行。隨著天氣轉暖,中國作為馬棕櫚油第一大進口國,棕油的使用范圍將擴大。第二季度中國的進口量將逐步提升,4月以后每月進口量一般可以達到40萬噸。但目前國內港口庫存居高不下,后期中國的進口或許不如往年。
棕櫚油自去年12月以來,在南美大豆產區干旱、馬來西亞產量下滑、美玉米與大豆爭地等炒作題材推動下逐步走高,市場多頭氛圍濃厚。但目前,國內外棕櫚油價格均處高位,存在回調風險。棕櫚油國內外高庫存情況也一直未得到改善,在沒有實質性消化庫存的情況下,棕櫚油將面臨振蕩下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