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棕櫚油有望處于去庫存周期,全球棕櫚油種植地區集中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兩大主產國棕櫚國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86%。2012/2013 年全球棕櫚油產量為5333 萬噸,較2011/2012 年上漲263 萬噸,主要得益于印度尼西亞的增產,本年度印尼產量增加210 萬噸至2800 萬噸。而馬亞西亞棕櫚油預估值增加30 萬噸至1850 萬噸。從歷年的棕櫚油產量來看,2011/2012 年來棕櫚油產量一直在5000 萬噸之上,2012/2013 年全球棕櫚油產量仍居歷史高位,這意味在全球大豆產量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棕櫚油產量仍居高位,對全球油脂市場來講可謂供給較為寬松。
印度尼西亞和馬亞西亞仍是主要的棕櫚油出口國,印度尼西亞70%的棕櫚油用來出口,而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量也占到了其產量的90%。2012/2013 年棕櫚油高高的產量或將使棕櫚油維持弱勢,期價難以提升。而印度尼西亞和馬亞西亞也面臨較大的出口壓力,迫使其政策性關稅下調來鼓勵出口。印尼從2012 年11 月起調降毛棕櫚油出口稅率至9%,低于10 月的13.5%,同時將11 月精煉棕櫚油出口稅率從10 月的6%降低至3%。據悉,馬來西亞政府將于2013 年1 月起取消棕櫚油免稅出口配額,并正式實施削減棕櫚油出口關稅計劃,以從印尼手中重新贏回市場份額。為了削減庫存,其政策將有延續性。
從進口國來看,印度、中國,歐盟27 國是主要的進口國。印度為棕櫚油每第一大進口國,2012/2013 年棕櫚油進口量達到770 萬噸,歐盟27 國達到640 萬噸,較2011/2012 年提高76 萬噸,增幅明顯,而中國的進口量也高達540 萬噸,較2011/201 年提高20 萬噸。便宜的棕櫚油將會更多用于工業生產。
從全球棕櫚油的庫存量來看,全球棕櫚油的庫存量維持在704 萬噸,較2011/2012 年增加44 萬噸。從分國別來看,印度尼西亞的庫存量在255 萬噸,較2011/2012 年微增7 萬噸,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庫存量維持在235萬噸,較2011/2012 年大幅增加75 萬噸,增幅約42%,從MPOB 公布的數據來看,2012 年十月份馬棕櫚油的產量為194 萬噸,較上月值減少6.6 萬噸,而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庫存量維持在251 萬噸,較上周值增加3 萬噸。
從這個層面來看,馬亞西亞棕櫚油的產量變化不大,2012/2013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將主要以消耗庫存為主。
從全球棕櫚油的消費量來看,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歐盟27 的消費量仍居世界前列,2012/2013 年的消費量均超500 萬噸。 從庫消比來看2012/2013 年全球棕櫚油的庫消比為0.135,與2011/2012 年持平。從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庫消比來看,2012/2013 年維持在0.12,2011/2012 年庫消比為0.09,有所上升。
從時間點來看,棕櫚油的增產周期通常要持續一年左右的時間,2013 年棕櫚油的增產周期將結束,庫存消化將成為2013 年棕櫚油的主要傾向。從馬來西亞棕櫚油的產量來看,棕櫚油月度產量的高點通常分布在9、10、11 月份,而從庫存量與產量的關系來看,通常庫存量與滯后兩期的產量關聯性較強,當前馬棕櫚油仍處于增產周期,以此推測,馬亞西亞棕櫚油11 月份庫存仍將處于高位。如果馬亞西亞棕櫚油庫存處于高位,將對期價形成壓制,豆棕價差將處于高位,豆棕價差回歸的時間仍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