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全球主要油菜籽生產國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加拿大新增種植面積最多,預計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種植面積將超過中國成為最大生產國。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種植面積為720萬公頃,同比增長10.8%,連續第2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較2001/02年度的379萬公頃增加342萬公頃,增幅達90.22%,該國休耕地復墾是種植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歐盟27國的油菜籽種植面積從2001/02年度的416萬公頃增長至2011/12年度的680萬噸,增幅達63.5%,2010/11年度歐盟油菜籽種植面積曾達到創紀錄的698萬公頃,由于歐盟生物柴油需求不斷增加,預計未來歐盟油菜籽種植面積仍將保持增長態勢;2011/12年度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較2001/02年度的525萬公頃增加175萬公頃33.33%。
烏克蘭是過去10年中全球油菜籽種植面積增幅最大的國家。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12年度烏克蘭油菜籽種植面積為85萬公頃,較2001/02年度的10.8萬公頃增長74.2萬公頃,增幅高達687.04%,2008/09年度該國種植面積曾達到創紀錄的138萬公頃;俄羅斯油菜籽種植面積十年間增長2倍,2011/12年度達到80萬公頃。澳大利亞油菜籽種植面積穩步增加,2011/12年度種植面積達到創紀錄的175萬公頃,同比增長8.69%,較2001/02年度的133萬公頃增長31.38%。
歐盟是全球菜籽產量增加最大的地區
2003/04年度歐盟菜籽產量只有1118萬噸,2004/05年度大幅增加至1543萬噸,增幅高達38%,此后兩年,雖然歐盟菜籽產量增速明顯放緩,但繼續增長的趨勢并未發生改變。2007/08和2009/10年度歐盟菜籽產量再次出現大幅增加,2007/08年度歐盟菜籽產量達到1836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27萬噸,增幅為14.1%;2009/10年度歐盟菜籽產量達到214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45萬噸,增幅為12.9%,連續六年創歷史最高紀錄。與六年前相比,歐盟菜籽產量大幅增加了1027萬噸,累計增幅達到了91.9%。2011/12年度由于德國等主要生產國受干旱影響嚴重,菜籽產量大幅減少8.7%至1880萬噸,連續第2年出現下滑。
加拿大菜籽產量增加值最大國。2005/06年度加拿大菜籽產量首次超過900萬噸,達到948萬噸,此后,菜籽產量雖然出現波動,但一直處于歷史高位,自2008/09年度以來的4年中加拿大菜籽產量一直維持在1200萬噸以上,2008/09年度曾一度超過中國位居全球第一。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12年度加拿大菜籽產量將達到1320萬噸,同比增加43萬噸和3.34%,較2001/02年度的502萬噸增長163.11%,增幅居全球第二,產量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的同時再次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由于全球菜籽和菜籽油消費需求將繼續保持增加的趨勢,預計今后幾年加拿大菜籽產量仍可能會繼續增加。
烏克蘭是全球菜籽產量增速最快的國家
1999/00年度之前烏克蘭油菜籽產量一直維持在10萬噸以下的水平,1999/00-2001/02年度菜籽產量超過10萬噸維持在13-15萬噸之間,但在2002/03-2203/04年度再次下降至10萬噸以下,2004/05年度以來烏克蘭菜籽產量持續快速增加,創下令世界各國震驚的速度。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04/05年度烏克蘭菜籽產量恢復至14.9萬噸,較上年度的5.1萬噸增長近兩倍;2005/06年菜籽產量達到28.5萬噸,較上年度增長91.3%;2006/07年度菜籽產量達到了60萬噸,較上年度大幅增長110.5%;2007/08年度首次突破100萬噸,達到105萬噸,較上年度增長72.77%,進入世界菜籽主產國行列;2008/09年烏克蘭菜籽產量再次突破200萬噸,達到287萬噸,較上年度大幅增長174.4%,并超過澳大利亞成為全球第五大菜籽生產國。但之后兩年受播種面積減少和天氣不好的影響,烏克蘭菜籽產量連續下滑。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12年度烏克蘭菜籽產量為150萬噸,同比微3萬噸,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印度菜籽自產自銷產量位居全球第四位
印度菜籽產量一直位居全球第四位,排在歐盟、中國和加拿大之后。作為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國內植物油產不足需的情況與中國十分相似,印度菜籽、大豆等國產油料主要用于國內榨油,幾乎很少出口。但由于印度油料壓榨行業發展十分緩慢,導致其很少進口大豆和菜籽等油料,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主要手段是,通過大量進口棕櫚油、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受天氣因素以及國際市場油脂油料價格變化的影響,2002/03年之前印度菜籽產量波動較大。1996/97年度印度菜籽產量曾經達到694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但此后幾年菜籽產量大幅下降。2000/01年度印度菜籽產量只有373萬噸,創下1988/89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2001/02年度印度菜籽產量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尤其是2003/04年度印度菜籽產量大幅增加,并達到680萬噸的歷史第三高位;2005/06年度印度菜籽產量創下了700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雖然2006/07和2007/08年度印度菜籽產量再次出現下降,但最近兩年都保持在到640萬噸以上的歷史較高水平。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12年度印度油菜籽產量為700萬噸,與上年度基本持平,較2001/02年度的450萬噸增長55.56%。總體來看,最近幾年印度菜籽產量出現恢復性增加后,變得相對較為穩定。
澳大利亞一直是全球傳統的菜籽生產國
受天氣因素和全球菜籽價格變化的影響,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和出口量變化比較大。1999/00年度澳大利亞菜籽產量曾經達到246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此后菜籽產量一直未能突破200萬噸,2002/03年度一度下降至87萬噸。雖然2003/04年度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再次大幅增加至170萬噸的,但在連續三年下降后,尤其是2006/07年度的嚴重干旱,導致該國菜籽產量下降至57.3萬噸的10年來的最低水平。最近五年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再次出現大幅增長,2007/08年度菜籽產量快速恢復至121萬噸,較上年度增長一倍多;2011/12年度產量更是達到創紀錄的250萬噸,同比增長16.28%,較2001/02年度的176萬噸增長74萬噸和42.37%。只要不出現嚴重災害性天氣,預計今后幾年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將會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