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消息:截止到3月15日的一周里,全球油籽市場價格下跌,主要原因是南美新豆即將批量上市,美豆出口需求放慢。另外,美國中西部地區降水改善,提振土壤墑情,有助于大豆播種以及初期生長。
周五,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原油市場收于三周的高點,因為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繼續恢復。收盤時,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合約上漲42美分,報收93.45美元/桶,這是自2月20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格。
分析師稱,今年南美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隨著新豆收割工作逐漸展開,新供應開始進入出口渠道,其價格更為低廉,給全球大豆價格構成了壓力。
美國農業部在本月發布的三月份供需報告中將阿根廷大豆產量數據下調了150萬噸,為5150萬噸,美國農業部維持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不變,仍為8350萬噸。
總部設在德國漢堡的行業期刊<油世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于巴西運輸問題突出,進入四月份后大豆價格可能保持堅挺,不過隨后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可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大豆價格可能走軟。油世界稱,三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保持堅挺,可能四月份上半月同樣強勁。但是屆時南美大豆出口可能全面展開,美國農業部的意向播種面積報告也將會證實今年大豆播種面積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從而導致豆價回落。全球大豆消費者急切等待南美新豆批量上市,緩解全球大豆供應緊張。
油世界稱,二月份巴西出口了96萬噸大豆,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9%。目前巴西港口貨輪等待時間長達60天,馬托格羅索州Alto Araguaia地區公路卡車排起的長隊長達60公里。截止到三月一日,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完成了37%,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33%。油世界稱,一月和二月期間巴西玉米出口增長五倍,達到了566萬噸,進一步制約了大豆出口。本月上半月期間玉米出口可能異常龐大。
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中心發布的最新參贊報告顯示,2013/14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可能增長4%,達到6550萬噸,2013/14年度中國大豆產量可能減少4%,為1200萬噸,參贊表示,中國政府可能競價出售一些陳舊大豆庫存,這將會導致2013/14年度中國大豆期末庫存年比減少4.5%,為1470萬噸。
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二月份中國的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4.3%,為290萬噸大豆,也比一月份的478萬噸減少了近40%, 今年前兩個月的大豆進口總量為76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9%。
貿易商稱,大豆進口步伐放慢的原因在于去年晚些時候大豆加工利潤糟糕,當時加工商曾取消了約100萬噸高價美豆采購合同,轉向低廉的南美供應。不過巴西港口堵塞促使中國買家近幾周來再度采購高價的美國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