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托市收購企業不僅故意推高油菜籽價格,同時也因大量采購菜粕充抵托市收購導致其價格飛速高漲。
據本報調查了解,湖南當地油菜籽托市收購價格也都在2.6元/斤以上,比四川價格稍低。當地油脂企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油廠口號是高調收菜籽,低調外購菜油,故意掛著2.6元以上的收購價,但是就是不多收,做做樣子,應付中儲糧的檢查”。
同樣,本報在四川成都、德陽調查的多家企業門庭冷落,根本不見油菜籽收購車水馬龍的場面。而多數企業托市收購指標根本完不成。
由于往年托市收購企業用轉基因菜籽油冒充托市收購菜油,今年國家規定,受委托的托市收購企業如果用菜油抵充國家收儲指標,在向中儲糧交菜油的同時也必須上交菜粕。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企業蜂擁采購菜粕,導致國內菜粕驟然緊張,一時間價格不斷上揚。
東方艾格油脂分析師常貴先告訴記者,6月份菜粕價格平均2800元/噸,到8月20日,菜粕價格已達到3200元/噸,每噸被炒高400元。
同時,上半年國內已經進口了177萬噸菜油。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托市收購500萬噸,折合菜油也才有166.7萬噸。國內的托市收購成就了進口菜籽和菜油的大量涌入。
高價掛牌托市玄機
湖南省油菜籽托市收購量為30萬噸,金健米業(4.37, 0.03, 0.69%)(600127.SH)旗下金健植物油公司、盈成油脂工業公司、巴陵油脂公司、岳陽市永盛油脂公司、華容華威油脂等27家企業獲得托市收購指標,其中盈成油脂獲得3萬噸指標,金健植物油公司拿到1.5萬噸。
它們也同時獲得委托加工,需要將收購的油菜籽加工成菜油上交中儲糧直屬庫或者托市企業代儲。
湖南當地油脂企業人士表示:位于岳陽的巴陵油脂、君山永盛、華容華威、岳陽洞庭等9家企業在托市收購之初,就對外高調將三級菜籽托市收購價從2.55元/斤調高到2.59元/斤,并將油菜籽水雜控制在11%的要求,放寬到12%-13%。
本報調查了解到,這些企業在6月份托市收購開始后,每天只收2-3卡車,就是不多收,以應付相關政府部門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的檢查。
當地油脂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岳陽市的企業每個廠油菜籽托市收購量最多不會超過兩三千噸,甚至有的企業只收購幾百噸,都不會開機壓榨,而是等國家糧食局和中儲糧的檢查結束后賣掉,然后購買菜油充抵。
有另一油脂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托市收購企業故意將價格抬高后,面對上面檢查就借口稱,農民對油菜籽價格期望高,托市收購價低,農民惜售;而面對農民賣菜籽則稱,國家要求按照托市價格收購,不能虧本收購,就將農民打發掉。
當收購價格被炒高到2.6元/斤以上,企業的藉口更是充足,收儲停止。而本報調查了解,目前油菜籽價格高于托市收購價,相關政府部門和中儲糧并未下發通知,要求暫停托市收購。
據了解,金健植物油公司、盈成油脂、常德西洞庭油脂公司已經收購一部分,并開機壓榨。不過,上述幾家企業并沒有放開收購,知情人士表示,“每家企業差不多留一半指標用菜油抵充”。
而在湖南非菜籽主產區的邵陽、衡陽、郴州等地方的油廠也獲得了托市收購指標,但是當地無菜籽可收,多數企業也都是用菜油抵充收儲指標。
當地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據統計,湖南托市收購的菜籽加起來有10萬多噸,真正已經被壓榨成菜油和菜粕的只有5萬噸左右,另外25萬噸菜籽都會向外采購菜油抵充,按照34.5%的實際得油率計算,這25萬噸菜籽需要用8.625萬噸菜油充抵,前期可能已經購買4萬-5萬噸菜油,這些托市收購企業還需要再補充購買4萬噸左右的菜油。
湖南地區的高價掛牌托市的“貓膩”同樣在四川地區上演。
不過,四川當地多家小油脂企業則指出,托市收購企業故意抬高油菜籽收購價格,不進行收購,讓小企業也跟著受罪。四川省內一家油菜籽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收儲企業抬高價格后,收購就會虧損,這些企業有的就到外地買菜油,有的去買菜餅,用浸油工藝,從菜餅中提取菜油。
推高菜粕價格
自從國家油菜籽托市政策開始后,部分有門路的托市企業就做起了進口菜籽和菜油冒充國產的菜籽和菜油的生意,而且順風順水。但是沒想到今年國家政策突變,讓措手不及的企業只能高價購買菜粕抵充。
本報調查了解,中儲糧要求,托市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按照35%的四級菜油和60%的菜粕上交中儲糧各地直屬庫,然后中儲糧按照每加工1噸菜籽付給220元的加工費。
這就意味著,每收購1噸菜籽,托市企業必須上交350公斤四級菜油和600公斤的菜粕。
中儲糧要求,各托市企業交付的菜粕必須符合飼料企業生產飼料標準要求,所有的菜粕由中儲糧隨行就市銷售。中儲糧給托市企業所產菜粕定的底價是6月15日前為2700元/噸,6月15日后,菜粕底價調整為2630-2670元/噸,各地企業與中儲糧所談的基價不等。
由于必須上交菜粕,這讓以前只買油充抵的企業慌了手腳,只好到外地去購買菜粕。這樣一來菜粕驟然緊俏,價格也不斷上揚。
東方艾格油脂分析師常貴先告訴記者,5月份菜粕市場價格平均2800元/噸,到了7月份漲到2926元/噸,而8月份前20天則達到3113元/噸,8月20日的價格則為3200元/噸。
一油脂企業人士表示,目前,大型油脂企業生產的菜粕出廠價都被炒到3000元/噸。這對下游飼料行業都是沖擊。
本報所調查的成都和德陽地區的托市企業由于主要向外購買菜餅加工菜油,在菜粕上并不緊缺。倒是山東、安徽、湖北的企業到四川采購菜粕。
中興糧油董姓負責人則表示,菜粕價格是被湖北的企業抬高了,很多湖北的企業到四川收購菜粕。成都迎新糧油的員工則告訴記者,該企業生產的菜粕都遠銷到安徽、山東等地,每天有好幾車。8月15日,本報記者在該公司采訪時看到有幾輛運菜粕的卡車進出。
托市企業作假惡果不僅讓進口菜油和菜粕蜂擁進入,也讓本該獲益的農民成為了犧牲品。多個行業人士擔憂,如果再不整頓,國產菜籽行業將會重蹈國產大豆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