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棕櫚油期價指數在本周一大幅下跌之后,昨日繼續下探,受馬來西亞等產油國7月出口數據疲軟影響,盤中創出自2009年7月15日以來新低,國內棕櫚油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
“船貨調查機構SGS公布,7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降低24.1%,至536391噸,顯示國際市場對東南亞主要產油國進口需求減少。”中華油脂網李娜說,進入7月以來,受阿拉伯國家齋月影響,主要棕櫚油產油國出口大幅降低,市場擔憂庫存會進一步增加。
而在此之前,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和國內棕櫚油庫存均出現緩慢去庫存過程。截至6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降至165萬噸的兩年低點,國內棕櫚油庫存也從4月的145萬噸降至目前的110萬噸左右。
“市場顯然擔憂國內外棕櫚油去庫存進程中斷。”中華油脂網李娜稱。7月以后為東南亞等產油國主要生產周期,隨著國際市場需求降低,市場擔憂下半年各產油國庫存可能繼續增加。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昨日,國內主要地區24度棕櫚油價格在5450—5550元/噸,市場價格繼續弱勢下滑。
“棕櫚油終端產品銷售困難制約后市價格走勢。”天津某油脂企業郭帥超稱。以棕櫚油為主要原料的硬脂酸、甘油類產品市場銷售價格難有起色,市場銷售壓力明顯,企業采購也是隨行就市,隨用隨采。
據了解,豆油、菜籽油等品種市場價格聯袂下跌是棕櫚油跌至四年低點的重要原因。受USDA7月供需報告提升美國大豆庫存影響,CBOT豆油期價指數一度創出近兩年來低點。而受國內嚴查菜籽油進口影響,國內菜籽油市場拋售壓力陡然放大,6月鄭商所菜籽油期價指數暴跌15%。
“國內油脂市場整體壓力偏大。”卓創資訊分析師趙雪說。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均面臨龐大的庫存壓力,豆油和棕櫚油商業庫存均維持在100萬噸左右,如果后市國內油廠壓榨量繼續增加,估計豆油庫存可能繼續攀升,這將拖累國內原本艱難的去庫存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降至兩年來低點,昨日馬盤棕櫚油現貨月8月合約大幅上漲2.77%,至2340點,這或將對國內現貨價格構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