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主力合約1405在10月29號和11月18日兩次下跌到前期震蕩區間的上沿位置都被拉起,表明菜粕期價在這個位置有較強支撐,也反映了近期菜粕價格的下跌動能有所緩解。截止本周一,菜粕主力1405合約報收2407元/噸,較上周一上漲33元/噸,持倉量與成交量溫和放大,市場交投活躍。
分析來看,首先,全球油菜籽增產。根據《油世界》最新發布的報告,2013/14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計為4.866億噸,高于之前預估的4.806億噸。2012/13年度的油籽產量為4.59億噸。同時,報告還指出,2013/14年度全球油籽用量為4.704億噸,低于早先預測的4.74億噸。全球油菜籽豐產成為既定事實。
其次,菜粕進入消費淡季。菜粕主要用于水產飼料和養殖,消費的季節性變化較大。通常情況下,每年的4—5月菜粕消費開始增加,6—9月進入消費旺季,10—11月消費開始下降,12月至次年3月處于消費淡季,但是需要注意春節時間附近的備貨行情會提前影響需求水平。
第三,近期到港數量增加。我國秋收菜籽產量僅占我國菜籽總產量的7%—8%,秋收菜籽集中加工期和菜粕供應期在每年的10—12月,因此這段時間的市場供給主要來自進口粕。市場預期四季度進口量或將突破130萬噸的水平,而去年全年僅292萬噸,四季度進口89萬噸,因此后期供應壓力較大。
另外,菜粕現貨引進新的定價機制。今年3月,沿海地區部分油廠就開始嘗試著依據菜粕期貨合約結算價確定菜粕現貨預售價。進入9月以后,菜粕現貨市場的供應主要依靠國產加籽粕。此時在國內菜粕市場,油廠報價開始普遍采用依據鄭商所菜粕期價點價模式,而且這種定價模式很快就得到了貿易商、飼料企業的認可,進而在全行業得到了快速推廣,同時現貨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目前菜粕的情況是在后期進口菜籽大量到港的利空預期已經在市場上被提及三個多月了,可以認為這種利空預期已經在菜粕價格中得到消化了,這也是近期進口菜籽馬上到港但菜粕價格卻變化不大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現貨確實緊缺,現貨價格也居高不下,在新的定價機制下將推進未來期現價格的回歸。雖然菜粕消費進入了淡季,但是考慮到臨近春節的備貨行情,菜粕價格也很難有大幅度的下降。所以綜合考慮認為菜粕目前是基本面預期不支持價格繼續上漲,現貨價格支撐和春節臨近又不支持趨勢性的下跌行情,即現在還處于震蕩行情。建議近期密切關注菜粕主力1405合約2360—2530點位區間的上方壓力和下方支撐,短期若無重大事件出現,菜粕將在此區間內繼續維持震蕩走勢,建議投資者高拋低吸,把握好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