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消息:印度煉油協會(SEAI)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印度的棕櫚油進口量降至自去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棕櫚油需求季節性下滑。
印度的棕櫚油進口下滑可能導致棕櫚油價格的反彈受阻。截止到2012年的兩年里,棕櫚油價格累計下跌35%,2013年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反彈了9%。
SEAI數據顯示,1月份印度的棕櫚油進口量為555,446噸,比上月減少了35.7%,和市場預期一致。孟買Sunvin集團執行總裁桑迪普·巴約利亞稱,冬季期間(印度)棕櫚油進口減少的原因在于棕櫚油凝固點低,導致加工成本提高。
SEAI數據顯示,1月份印度的毛棕櫚油進口量為337,418噸,比上月減少了51%,不過精煉棕櫚油進口量比上月增長了27%,達到208,231噸。
數據還顯示,由于棕櫚油頭號生產國——印度尼西亞采取鼓勵出口精煉油的稅收政策,導致印度進口精煉棕櫚油的成本反而要低于毛棕櫚油,例如24度精煉棕櫚油的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噸830美元,而毛棕櫚油的均價高達每噸837美元。
貿易商稱,印度政府1月9日調高了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進口商趕在之前大量訂購精煉棕櫚油,導致1月份的精煉棕櫚油進口出現增長。
在解釋為何棕櫚油進口量出現同比以及環比下滑時,貿易商表示,去年1月份時棕櫚油價格相對低廉,所以進口量高達693,313噸。去年12月份的進口量相對今年1月份較高的原因在于,進口商擔心政府調高關稅,加上國內供應不足,促使進口增長。
今年1月份印度的豆油進口量比上月增長了3倍,達到了174,236噸。進口大幅提高的原因在于,1月份是印度舉辦婚禮的季節,所以對豆油的需求旺盛;此外,10月份大豆開始收獲時出現不利降雨,導致大豆產量受損,也導致國內豆油產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