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以來,鄭州菜粕期貨先于外盤豆類見頂,走出了振蕩下行行情。目前,美豆集中上市,南美大豆播種順利,國內菜粕進入相對需求淡季,加之原油破位下跌對大宗商品帶來利空影響,菜粕期貨繼續振蕩低走的概率較大。
美豆集中上市,南美大豆播種正常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大豆收割接近尾聲。截止到11月24日,美豆收割率為97%,預期的創紀錄的產量已經成為切切實實的供應壓力。
而南美大豆播種進度開始隨著陰雨天氣增多而逐漸趕上正常年份。據相關消息,截至11月21日,巴西大豆播種完成74%, 僅比去年同期低4個百分點。而南美另一大豆主產國阿根廷的大豆播種進度也有所加快,截至11月27日,阿根廷大豆播種完成44.8%,比上周的30.4%推進了14.4個百分點,僅比去年同期進度慢了4.1%。中短期內,在南美大豆生產上沒有可以炒作的題材。
另外,澳洲氣象局11月18日將2015年年初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上調到70%,級別從觀察上調到警示。厄爾尼諾現象會給美洲帶來豐沛降雨,厄爾尼諾現象如果出現,將有利于南美大豆繼續豐產。
粕類供應增加
由于買家爭相在美國大豆收割季節采購廉價貨源,加之大豆壓榨商利潤空間明顯改善,據預計,中國11月大豆進口量料大幅增加38%。中國國家糧油信心中心在一份報告中稱,預計中國11月大豆進口量為581萬噸,12月進口量將擴大至680萬噸,明顯高于10月的420萬噸和9月份的503萬噸。而由于壓榨利潤改善,豆粕產量將明顯增加。
另外,目前我國西北地區秋油菜集中上市,預計菜粕供應將增加。
粕類需求低迷
粕類消費主要集中在養豬、家禽以及水產方面。目前豬肉價格低迷不振,生豬存欄量繼續走低。中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10月生豬存欄量較上月減少0.2%,同比減少6.5%,為連續第十一個月下滑。家禽業進入禽流感高發期,農戶補欄積極性受到打擊。而水產方面,由于天氣寒冷,魚類進入封口期,飼料企業多已停止生產水產料。
從技術上看,外盤大豆有構筑頭肩頂的跡象,一旦向下突破1000美分/蒲式耳大關,那么反轉行情將確立。短期,鄭州菜粕仍處于明顯的逐波下行趨勢中,操作上可逢高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