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食物供給日益豐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糧食安全的基礎比較脆弱。從今后發展趨勢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我國糧食的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堅持立足于基本靠國內保障糧食供給,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嚴格保護耕地,依靠科學技術進步,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完善糧食流通體系、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為切實保障我國中長期糧食安全,根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特編制本綱要。綱要在總結近10年我國糧食安全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分析今后一個時期面臨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2008年至2020年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主要任務及相應政策措施,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宏觀調控工作的重要依據。
本綱要中的糧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麥、稻谷、玉米等)、豆類和薯類;食物,指糧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產品。規劃期為2008-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