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出臺環保新規震動原料藥生產企業
據悉,4月7日,國家環??偩挚萍紭藴仕靖彼鹃L胥樹凡在浙江臺州舉行的國家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已形成標準初稿,各類子標準的初稿已基本完成。國家環??偩謱⒃?月完成首次征求意見稿并在網站公布。標準計劃于年底出臺。而據參加標準制定的華北制藥環保研究所副所長任立人透露,研討會除了公布制藥企業排污標準初稿已完成的消息,更主要的是拿《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初稿在參會各方中初步征求意見。
準入門檻將提高
去年,華星制藥廠和京新藥業原料藥生產因環保問題導致關停,此事引發了人們對制藥工業環境污染問題的聚焦和問責。國家環保總局從去年開始對醫藥行業加大了環保整治力度,不達標者實行停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奇正藏藥集團公司董事長雷菊芳提出了“制藥環?!焙汀吧鷳B平衡”的提案,許多人大代表對制藥企業如何進行環保治理也表示了極大關注。
“其實一直以來,質量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是國內制藥工業存在的兩大難題,去年SFDA已經強制實施GMP認證,從目前來講,環境問題顯得比較嚴重,國家對制藥企業的環境管理正形成延續的思路,管理力度將不斷加大?!比瘟⑷烁嬖V記者。
據任立人介紹,為加強對制藥企業的環境管理,降低排污強度,國家環??偩钟?003年啟動《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工作,參照國際水準,結合我國制藥工業環境問題現狀,先后經過了企業提交數據、現場調研、研討會等步驟,華北制藥全程參加了《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發酵類子標準的制定工作。標準初稿出來之后,接下來的征求意見系列工作將展開,標準將于今年底出臺。
據了解,我國有關環保法律明確規定了“超標排污即違法”,《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后,將作為強制性標準在全行業執行,新建企業必須按照新標準設計生產,老企業則在一定的期限內完成整改升級工作,目前這一時限初定為3年。
“顯然,國家對于制藥工業的環境管理思路目前已經比較清晰,今年將出臺《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展開了《制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起草,以后將逐步建立一個綜合的制藥行業環境保護體系?!比瘟⑷嗣鞔_地告訴記者。
健康網首席研究員吳惠芳則認為,標準的出臺既要符合目前國內制藥工業環保技術水平和環保容量的實際,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利于產業的升級和健康發展。
環保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顯然,《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行將出臺的消息給制藥企業尤其是原料藥企業又帶來了震動。
參加研討會歸來的華北制藥環保處處長曾立星對記者坦言,“感覺比以前的嚴了很多,企業的環保投入又將追加,企業還是‘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
曾立星說,大型企業尤其是國企在環保中充當了“守法公民”的角色,而一些地方的中小型企業卻是“先上車再買票”,已經欠下了不少的“環保帳”。據曾介紹,目前中國的原料藥生產企業環保支出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一般只占2%~5%左右,而國外在15%~20%。華藥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用于環保的投資累計達到2億元,目前每年污水治理費用達3000萬元。她認為,目前原料藥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企業大多處于微利或虧損的狀態,環保的成本顯得非常重要,而解決環保問題的關鍵不是企業是否承擔得起,而是企業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在她看來,計劃于年底出臺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將使大中型企業不得不繼續追加環保投入,對于企業的資金鏈將產生不小的影響。而一些小型企業則可能在環保方面繼續“欠帳”,不公平競爭的狀況還是得不到根本的改變。“標準的出臺還是需要多方的溝通?!痹⑿钦f。
據了解,國內的原料藥生產行業面臨環保難題,因環保投入增長帶來的生產成本提高,造成企業資金鏈緊張是當下最明顯的困局。吳惠芳告訴記者,一般來說,生產1噸原料藥平均用6噸化工原料,有的高達數十噸甚至上百噸。原料只有一小部分成為原料藥結構的組成部分,一小部分經化學反應成為水等無害物質,大部分成為“三廢”。因此,原料藥生產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而環境污染問題直接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但環保除了建設費用的投入外,還有運行費用。例如,按照國家的環保標準,1000噸青霉素污水治理設施投資為3000萬元,每年的運行費用需要150萬元。如果年產青霉素工業鹽5000噸,那么,每年的環保投入起碼是上千萬元。這些都增加了生產成本,而終端產品價格卻一降再降,使得一些原料藥生產企業在環保治理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隨著國際原料藥產業向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轉移,國內的原料藥廠也開始“走向西部”。石藥、浙江升華、珠海聯邦制藥等原料藥生產企業都紛紛將新擴產基地設在了內蒙古、四川等地。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轉移的背后實際上是原料藥企業難以承受的環保成本之重,在原料藥飽受能源、原材料漲價導致利潤下滑的狀況之下,環保成本在企業經營中顯得更為關鍵。
而對即將于年底出臺的《制藥工業排污標準》能否有效地遏止和解決目前的環保難題,曾立星說:“關鍵還是看企業的環保意識和國家的政策執行力度?!眳腔莘紕t認為,從長遠看,行業標準的出臺對于遏止目前國內存在的惡性競爭和產業升級還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一周熱點
- 2022-07-222022年6月全省飼料生產情況
- 2022-07-222022年6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7-222022年6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總第12期)
- 2022-07-22北半球熱浪肆虐波及玉米生產
- 2022-07-21【中糧視點】生豬:豬價空間換時間
- 2022-07-21關于進口巴西花生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
- 2022-07-21【宏觀】新一輪豬周期有哪些“新變化”?——《見微知著》第八篇(高瑞東)
- 2022-07-21北半球熱浪肆虐 后市玉米價格怎么走?
- 2022-07-20玉米:從“炙手可熱”到“燙手山芋”
- 2022-07-20重慶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受邀參加國家核心種豬場育種創新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好種豬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