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基礎知識 » 正文

影響大豆價格的基本因素分析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07-28  
    一、大豆的生產和消費

    1、國內大豆供需狀況

    1)國際市場狀況

    (1)產量和進口量

    從國內主產區的生產情況看,我國的大豆生產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一是東北春大豆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二是黃淮流域夏大豆區,包括河北、河南、安徽、山東等省;三是長江流域夏大豆區,包括江蘇、湖北等省。從大豆進出口情況看,1995年之前我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1995年我國首次成為大豆凈進口國,并一直持續至今。

    (2)消費量和出口量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蛋類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家禽、畜牧業的發展進程。作為飼料主要配料之一的豆粕的消費量迅速上升,從而導致我國對大豆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壓榨需求增幅極大。

    

    2、國際大豆供需狀況

    (1)國際大豆生產與供給量

    大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作物,最早產于我國。目前,世界大豆四大主產國分別為美、巴西、阿根廷和中國。從世界大豆出口狀況看,美國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由于大豆的季節性關系,南美和美國大豆交替供應著世界市場。

    (2)國際市場大豆的需求狀況

    世界大豆的總需求量近十年來逐年增長,世界大豆的總進口量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歐共體是最主要的大豆進口地區;亞太地區是僅次于歐共體的世界第二大豆市場。 中國的進口量近年來迅猛增長,是世界大豆進口增長的源動力之一。

    

    3、大豆季節性供應

    大豆受生產周期的影響,一年內價格也呈周期性變化。大豆季節性供應:北方春大豆十月份收獲,但由于剛收割的大豆含水份較高,運往南方銷區易變質,不易儲存,需要曬晾后才可外運,故大宗外運要比農民上市遲一個月左右。同時,糧食部門或其它糧食經營單位根據當年產量豐歉及價格變動趨勢會有囤積或急售現象,給貿易市場價格帶來難以預測的變化。但基本規律是,供應充足或產量較多的年份,11-1月市場大豆較多,以后月份相對較少; 供應短缺或生產量相對減少時,11-1月份市場大豆相對較少, 以后月份供應相對均勻,這是囤積的作用引起的。

    大豆季節性需求: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費,而且消費量較大,近幾年消費需求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需求的季節性已越來越不明顯。一般在7-9月大豆的需求量相對較大。

    豆價格季節性變化:11月由于新豆開始上市,價格不斷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繼續上市,價格下降到最低, 此后價格開始逐漸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減產年份,9-11 月份大豆價格上升較多。所以大豆貿易最關鍵的月份是當年9月至次年1月份,交易量大,價格變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產需情況,風險也最大,同時,這幾個月份對全年大豆價格起著主導作用,標志著價格變動趨勢。

    

    4、大豆相關產品

    大豆的價格與它的后續產品豆油、豆粕及豆粉有直接的關系,這三種產品有其完全不同的使用及需求結構。因此預估大豆產品的需求是大豆需求最主要的因素。

     大豆的其它替代品的產量、價格及消費的變化對大豆價格也有影響作用。大豆作為食品其替代品有豌豆、綠豆、蕓豆等;作為油籽其替代品有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作為飼料蛋白有魚粉等。

    

    5、國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規

    各種政策和法規可區分為主產國政策、主要消費國政策、國內政策和國內主產區政策。

    (1)主產國政策 美國是世界大豆的主產國,美國農業政策是影響大豆供應的一項重要的政策。

    (2)主要進口國政策 歐共體是世界大豆的主要進口地區,這些國家的農業政策、 進口政策和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政策對全球大豆貿易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3)國內政策 目前,國家即將出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這一重要政策,這一政策將對大連大豆的期貨價格產生影響。改革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國家繼續對糧食收購實行保護制度。收購保護價的確定原則是根據農民的生產成本和一定的純收益來確定。二是定購糧收購價格將由各省、市區政府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但不得低于收購保護價。三是國家將利用囤積和拋售儲備糧以及調節進出口來對糧價進行宏觀調控,這樣,大豆期價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一個相對確定的范圍內。

    (4)國內主產區政策 隨著全國性大市場的進一步建立,一些旨在地區封鎖、地方保護的政策逐步消亡。

    二、大連大豆期貨合約價格靜態評估

    

    1.倉單成本評估法

    

    (1)現貨價格基準

    目前東北農場大豆收購價格(期貨交割豆)為0.82元/斤左右,折合1640元/噸。從農場至大連車站的運輸費用大約為175元/噸(含短途運輸、裝卸費、鐵路運費、押運費等)。則目前交割地現貨價格基準應為1815元/噸(1640+175)。

    

    (2)交割費用(以接近實際操作的水平計算)

    賣出交割費用有:交割手續費4元/噸;檢驗費2元/噸;入庫鐵路運輸費25元/噸;整理費15元/噸;倉儲費8元/噸(未形成倉單每天計費0.18元/噸,形成倉單后每天0.6元/噸,形成倉單前后各存放10天);損耗6元/噸(按3‰計);增殖稅39元/噸;交易費1元/噸;總共為105元/噸。買入實物交割費用有:出庫費27元/噸;交割費用:4元/噸;交易費用:1元/噸;產生的5天倉儲費3元/噸;麻袋補貼8元/噸;總計費用43元/噸(最低費用)。

    

    (3)近交割月合約的價格框定

    如此以來,我們就可以確定S111合約價格的合理波動區間為1920元/噸(1815+105)至1772元/噸(1815-43)。

    

    (4) 正常情況下的合約價差

     正常情況下,合約間價差包括倉儲費、資金利息等。11、1、3月份合約交割期倉儲費為每天0.5元/噸,對應的兩個月的倉儲費用為30元/噸;5、7、9為每天0.6元/噸,對應的2個月倉儲費用為36元/噸。資金利息按年貸款利息5.84%計算,因為交割細則普遍規定倉單抵押金額不得超過合約值的80%,因此需計算利息的資金按照合約市值的20%計算,即20000×20%×5.84%×2/12=39元/噸。也就是說,間隔兩個月的合約間的正常價差為69元/噸(冬季),或75元/噸(夏季)。

    

    2、進口價格和大連期貨價格比較比較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