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豆2022-23年的收益率高于2021年,而分析師展望未來市場稱,到2023年全球大豆供應過剩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主要生產國巴西和美國的收成可能會創紀錄,而中國的需求預計將保持疲軟,這可能預示著價格壓力。
大宗商品分析師告訴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盡管不同實體的產量估計存在差異,但美國2022-23年度(9月至8月)的大豆產量預測正朝著創紀錄的1.24億噸左右邁進。9月9日,普氏評估SOYBEX FOB New Orleans在10月發運的價格為592.40美元/噸,比上月下降8美元/噸。SOYBEX FOB Santos本月估價低14美元/噸,至610.80美元/噸。根據平均商品咨詢公司的估計,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巴西預計將在2022-23 年,也就是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生產超過1.5億噸的大豆,這將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美國大豆遵循類似的軌跡,并在2022-23年度大量生產,那么市場將充斥著大豆,預計價格將出現一些調整。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谷物、油籽和高級原料分析主管Pete Meyer表示:“這是美國大豆2022-23年的創紀錄收成,如果巴西能夠在播種開始前獲得一些水分,我們相信美國和巴西將在同一銷售年度連續生產創紀錄的大豆作物,這對價格來說不是好兆頭,尤其是在美元走強的情況下。”由于炎熱和干燥在6月下旬和7月期間席卷中西部西部的相當大一部分地區,沒有多少人預計大豆產量即使在每英畝51蒲式耳時仍能保持彈性。然而,中西部上游地區的有利天氣,加上中西部西部一些關鍵州的及時降雨,意味著美國大豆種植者的強勢回歸。早在8月初,美國農業部就發布了世界農業供需估計數據,并將美國大豆單產定為每英畝51.9蒲式耳,并指出收成45.31億蒲式耳,約合1.233億噸,增加96蒲式耳。
美國農業部9月6日關于2022-23年度大豆出口檢查的報告顯示,美國農民有一個巨大的開端。
根據數據,截至9月1日,大豆檢驗量估計為49582噸,而去年為30354噸,中國是最大的目的地。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買家和美國大豆的最大市場,實施新冠封鎖期間,銷售量開始放緩,但銷售量正在放緩。上海的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師表示,封鎖影響了數百萬人,物流也受到了影響,未來幾周大豆的需求可能會減弱。自去年以來壓榨利潤率為負數,封鎖對當地的壓榨商造成了重大打擊。9月9日,普氏能源資訊評估中國大豆壓榨毛利率(10月)為負44.02美元/噸。美國農業部外國農業服務局駐北京的分析師認為,由于經濟放緩和新冠相關限制,2022-23年亞洲國家的大豆進口量將下滑。由于食品服務行業的植物油以及豬和家禽行業的豆粕(SBM)需求疲軟,美國農業部將2022-23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從美國農業部先前估計的9800萬噸,下調至9650萬噸。近期的經濟數據表明,中國本已長期低迷的消費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來源:FX168財經報社 國際畜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