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進口依存,全國總產量或達1948萬噸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油總產量為1800萬噸左右,進口110萬噸,其中食用消費量為1620萬噸,工業和其他消費量為250萬噸。豆粕方面,2021年,我國豆粕產量為7778萬噸,國內總消費量7745萬。
究其產量得以大幅提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近年來提出的各項有利于大豆產量提升的方案法規。自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發布《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提出擴大東北、黃淮海和西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到2020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48億,產量達到1960萬噸,是行之有效的促進大豆產量提升的舉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較前一輪政策更強有力,效果也更加明顯,就目前秋收狀態而言,今年擴種2200萬畝的計劃應會超額完成,達到1.5億畝左右,并且產量有可能達到1948萬噸。
大豆擴種帶來許多有利影響。作為排在水稻、玉米、小麥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產量的提升可以更好滿足旺盛的糧食需求。
同時,國內大豆種植產量的大幅提升,也對沖著進口大豆數量,2022年8月中國大豆進口數量和進口金額分別為717萬噸和51.9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國產大豆種植數量以及產量的提升,中國大豆進口數量呈下降趨勢,海關總署10月24日數據顯示,2022年9月,中國進口糧食1,151.9萬噸;1-9月累計進口11,474.3萬噸,同比降低10.5%。9月,中國進口大豆771.5 萬噸;1-9月累計進口6,904.3萬噸,同比降低6.6%。9月,中國進口植物油78.0萬噸;1-9月累計進口368.5萬噸,同比降低55.5%。
大豆可用來榨油,副產品豆粕則主要用來做飼料,在生豬、肉雞、蛋雞等畜禽養殖過程,豆粕是不可缺少的飼料原料,一般在飼料中占比在1/4—1/3,間接轉化成肉蛋奶產品,有利于滿足人們對此類產品的需求。
目前,國內大豆成本普遍高漲,一方面因為俄羅斯暫停黑海糧食外運協議,引發市場擔憂,全球糧食價格紛紛上漲;另一方面美豆因密西西比河水位降低,運輸成本高,出口量降低,使得我國大豆進口減少,大豆到港量緊縮,國內油廠開工率下降,豆粕庫存偏少,養殖戶對于飼料需求旺盛,對于高價飼料有一定容忍空間,加上進口大豆數量減少,進一步促進國內豆粕存量上升。
數據表示,外盤美豆震蕩上漲,豆粕走勢偏強運行,2022年11月1日,國內連盤豆粕大幅上漲,主力合約2301合約開盤4099元/噸,昨結4074元/噸,最高價4255元/噸,最低價4095元/噸,收盤價4234元/噸,收漲3.93%。周一CBOT 大豆期貨市場大幅反彈,追隨小麥和玉米走強。
大豆壓榨量維持高位,走貨順暢,在養殖戶持續擴大養殖的背景下,飼料需求持續保持增長支撐大豆價格。綜合來看,短期大豆價格仍有上行空間,對產業鏈上市公司形成利好,如擁有大豆種植業務的北大荒(600598)以及種子公司荃銀高科(300087)等。京糧控股稱,受到豆粕價格上漲影響,公司收入有所增長。
而飼料價格上漲,豬價又在走低,也進一步擠壓了養殖戶的利潤空間。
長久來看,由于預期大豆擴產,供給偏緊的情況可能會得到恢復,能夠對沖我國依賴大豆進口所帶來的風險,豆粕價格或逐漸走低,原料成本下降,有利于養殖戶提升養殖熱情,提高利潤空間,對農業養殖上市公司有著積極影響。
隨著科技進步,大豆的產業加工鏈也在不斷延長,用途越來越大,大豆可以作為人造纖維、塑料、脂肪酸、醫藥工業等方面的重要原料。
來源:界面新聞
一周熱點
- 2023-08-18生豬產業當下與未來如何?業內大咖這樣說
- 2023-08-18新建豬場如何申請環評,需要申辦什么手續?
- 2023-08-18豬市走勢:北方反彈上漲,價格分歧較大!
- 2023-08-18印度考慮以折扣價從俄羅斯進口小麥以平抑價格
- 2023-08-172023年上半年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名單公示
- 2023-08-17市場抵觸情緒轉濃 存欄限制豬價上行空間
- 2023-08-17豬市走勢:生豬要迎來新一輪價格上升周期?
- 2023-08-16重磅!通威億元補貼助力珠三角生魚養戶,收魚補貼0.15元/斤!公開承諾餌料系數!
- 2023-08-16天氣影響仍在發酵 手中小麥是去是留
- 2023-08-16豬價回升至二級預警區間 下半年有望站在成本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