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利多,南美旱情加劇,而國內豆粕供應偏緊,加之油粕蹺蹺板效應顯現,豆粕期貨或仍有上漲空間,操作上可繼續逢低做多,切忌盲目摸頂。
由于阿根廷大豆產區干旱加劇,加之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利多,上周以來,大連豆粕期貨企穩反彈。展望后市,南美大豆產區旱情炒作有望深化,國內豆粕需求仍好,豆粕期貨或仍有上漲空間。
美農報告利多明顯
上周五凌晨,美國農業部農產品月度供需報告及季度庫存報告如期出爐,報告調低了美國2022/2023年的大豆收獲面積、單產以及總產,對2022/2023年度美豆期末庫存也進行了下調,不僅低于美國農業部上月預估,也低于市場分析師的平均預估。截至2022年12月1日的美豆季度庫存預估數據也低于上年同期以及市場平均預估。阿根廷2022/2023年度大豆產量調降幅度也大于市場預估平均水平。總之,本月報告具有明顯的利多色彩,美豆期貨應聲而漲,主力合約再度觸碰前期合約高點。
目前的市場焦點集中在南美大豆生產上,特別是阿根廷大豆產區的旱情引發市場關注。受拉尼娜影響,今年阿根廷大部分大豆產區干旱少雨,遭受60年來最嚴重旱情,大豆優良率持續下調,截至上周僅為8%。干旱可能導致部分田塊無法按時播種,可能導致50萬公頃大豆改種玉米。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和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對阿根廷大豆產量均給出了較為悲觀的預估數字,分別為4100萬噸和3700萬噸,遠低于美國農業部在本月供需報告中給出的4550萬噸預估水平。
此外,巴西的大豆生產也不容樂觀。本月美國農業部報告調高了巴西大豆產量,從上月的1.52億噸調高到1.53億噸,但在巴西的第四大生產州南里奧格蘭德州旱情同樣嚴重,巴西本國的農業咨詢機構則下調巴西大豆產量。咨詢公司Safras & Mercado稱,預計巴西2022/2023年度大豆產量為1.5337億噸,較之前預估的1.5453億噸下調0.75%。
豆粕供應依舊偏緊
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進口大豆不斷到港,國內油廠大豆庫存迅速恢復,在旺盛的需求刺激下,油廠壓榨量高企,豆粕庫存也迅速從低位回升。但由于生豬存欄量偏高,飼料廠補庫需求較大,使得豆粕供應形勢依舊偏緊。
據調查數據,2023 年第 1 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豆粕庫存均上升。其中,大豆庫存為 392.99 萬噸(樣本數 111 家),較前一周增加 14.65 萬噸,增幅為3.87%,比去年增加 82.23 萬噸,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豆粕庫存為 58.75 萬噸(樣本數 111 家),較前一周增加 3.4 萬噸,增幅為 6.14%,比去年同期增加 9.39 萬噸,增幅為19.02%,同樣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從需求端看,隨著春節臨近,加之庫存水平偏低,下游飼料廠和養殖戶提貨補庫意愿較強。據監測,截至2023年 1月6日當周(第1周),國內飼料企業豆粕庫存天數(物理庫存天數)僅為10.23天,為近三年來同期最低水平。第2周(1月6日—1月12日)國內豆粕市場成交43.63萬噸,較前一周減少6.14萬噸。當周豆粕提貨量為 96.57萬噸,日均提貨 19.3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56萬噸,提貨總量較前一周增加 43.3萬噸,增幅高達81.27%。
蹺蹺板效應顯現
豆油和豆粕同為大豆壓榨下游產物,二者價格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美聯儲持續加息,利空大宗商品價格,拖累原油走低,有生物柴油概念的油脂隨之下行。另外,國內疫情管控優化調整,消費復蘇仍需時日,隨著春節臨近,下游小包裝油生產企業備貨結束,春節后又是油脂需求淡季,油脂需求難見起色。與此同時,四川、陜西、貴州等地進行省儲菜油輪換銷售,額外增加了油脂供應,打壓菜油期貨主力合約破位低走,引領豆油走弱。
綜上所述,美農報告利多,南美旱情加劇,而國內豆粕供應偏緊,加之豆油走勢偏弱將支持豆粕繼續走強,操作上可繼續逢低做多,切忌盲目摸頂。
來源:金期投資
來源:金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