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可能影響美豆價格的因素
隨著美國政府關門推遲到11月中旬,市場的注意力轉向了即將發布的10月美國農業部報告。這份報告的結果應該會對市場的下一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隨著收獲的推進,有六個因素值得關注。
單產怎么樣?
我們很有可能看到供應端對單產進行調整。爭論的焦點是調整多少和向什么方向調整。
截至10月2日,大豆和玉米的收獲只完成了不到25%。這些早期結果的共同主題是,大豆和玉米的產量好于預期。一些生產商表示擔心,由于季節后期的炎熱和干燥,后期收獲作物的產量潛力可能會下降。時間將會證明一切。
主要的問題不在于產量是否好于預期,而在于產量是否好于去年?目前玉米優良率為53%,而一年前為52%。去年美國玉米平均單產為每英畝173.3蒲式耳。大豆優良率為為52%,而去年為55%。去年美國大豆單產為49.5蒲/英畝。
對于10月的報告,市場預期是美國玉米單產將在170 - 176蒲/英畝之間,而9月份美國農業部的預測是173.8蒲/英畝。美國大豆單產預計在49 - 50.5蒲/英畝,而美國農業部9月份的預測為50.1蒲/英畝。
出口問題
出口需求仍然是市場多頭擔心的問題。市場年度開始至今的玉米銷售總量為4.95億蒲式耳,較去年同期下降3%。這些銷售量占美國農業部20.5億蒲式耳出口預測的24%,遠低于34%的歷史平均水平。今年迄今大豆總銷量為6.52億蒲式耳,較上年同期下降34%,而美國農業部的預測為下降10%。今年迄今的銷售量占出口預測的36%,低于48%的歷史平均水平。
航運困境
密西西比河的低水位對出售的農作物的運輸產生了負面影響。過去一周,玉米出口檢驗量為2500萬蒲式耳,低于美國農業部出口預測所需的平均每周4100萬蒲式耳。年初至今,玉米檢驗總量為1.04億蒲式耳,較上年同期增長11%,而美國農業部的預測為增長23%。上周,大豆出口檢查量為2400萬蒲式耳,低于我們達到美國農業部出口預測所需的平均每周3600萬蒲式爾。
強勢美元的影響
處于10個月高點的強勢美元將繼續成為出口阻力。這一點,再加上來自其他國家出口的競爭,可能會限制美國農業部實現出口目標的能力。
有傳言稱,烏克蘭上周向中國出售了多達15船玉米。與此同時,烏克蘭官員報告說,五船只正沿著人道主義走廊駛向他們的海港,這條走廊將裝載另外12萬噸烏克蘭谷物用于出口。
需求亮點
燃料乙醇對玉米的強勁需求和大豆壓榨利潤為正值是需求方面的亮點。預計,只要利潤率保持強勁,燃料乙醇的需求就會保持強勁。大豆壓榨能力的持續擴大(由于可再生柴油的增長)也將繼續支持美國國內大豆需求。
資金動向
市場將密切關注基金交易員的動向。上周,基金經理凈賣出近2.4萬份玉米合約,將空頭頭寸擴大至168,606份。這是他們三年多來最大的空頭頭寸,但仍遠低于322,215份合約的空頭紀錄。
這些基金持有的大豆合約已降至30,058份,創三個月新低。這些交易基金在豆類(大豆、豆油、豆粕)的凈多頭頭寸為12.4萬份合約,為3個月低點。
基金經理在農產品上的多頭頭寸已降至略高于3.5萬份合約,這是自2019年9月底以來的最小頭寸。
對生產商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單產趨于下降,需求迅速回升。最壞的情況是產量增加,需求繼續令人失望。
來源:油粕面
一周熱點
- 2023-10-13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為大北農集團創作首部農業主題歌曲《強農報國》
- 2023-10-13豆粕單月下跌超500元/噸!新希望、海大、通威、川新佳牧、源信、澄蓮等飼料最高降150元/噸
- 2023-10-13豬市走勢:雙節旺季不漲反跌,豬企都在死扛 產能去化再度被推到明面上......
- 2023-10-12官方點贊!新希望六和禽肉供應有力,收到成都大運會感謝信
- 2023-10-12天津工業生物所在低值一碳原料生物合成單細胞蛋白方面取得新進展
- 2023-10-12豆粕較9月初下跌超700元/噸 短期價格或繼續下行
- 2023-10-12年內豬價再難上漲?業內認為低迷行情或持續至2024年一季度
- 2023-10-11玉米終于漲了,但市場卻變得更復雜了!接下來,需要關注幾件事
- 2023-10-1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712號
- 2023-10-10德康農牧新項目:1000萬羽肉雞養殖和年屠宰960萬羽肉雞屠宰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