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經廣州海關監管驗放,一批重約3.93萬噸的進口南非大豆在廣州南沙口岸通關,這是中國首批進口南非大豆。南非成為繼埃塞俄比亞、貝寧和坦桑尼亞之后第四個向中國出口大豆的非洲國家。
南沙海關關員對首批進口南非大豆進行查驗
據了解,該批大豆以散裝方式經海運渠道進口,貨輪抵達廣州南沙糧食通用碼頭后,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采用無人機協助現場關員對表層糧食進行全覆蓋查驗,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我們結合企業訴求,提前做好通關查驗準備,貨物到港后第一時間開展查驗、抽樣等工作,依托口岸糧谷實驗室就近送檢鑒定,做到貨到即檢、快速驗放。”南沙海關散貨碼頭監管科科長黃挺說。
為助力大宗農產品安全順暢通關,廣州海關依法依規開辟農產品進口“綠色通道”,提前對接企業啟運及裝卸計劃,了解加工儲運、出口前檢疫和證書等要求達成情況,做好“船舶監管—貨物查驗—取樣送檢”全流程預案,實現糧食進口“一站式”通關。在廣州南沙糧食通用碼頭等業務量較大的作業現場,加大科技輔助查驗力度,探索實施“5G+人工表層查驗”等方式開展查驗,利用無人機輔助現場關員對表層糧食進行全覆蓋查驗,實現查驗監管無死角,提升監管效率。
中國是南非最大的貿易伙伴,南非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近年來,中國與南非在“金磚國家”框架下,持續加強農業合作,2022年6月中國與南非簽署南非大豆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南非大豆經檢驗檢疫合格后可進入中國市場。此次南非大豆輸華貿易順利開展,意味著雙方農業合作進一步深化,進口南非大豆將更加豐富中國國內市場供給,有助于相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非合作持續深化,我們不斷開拓非洲大豆進口業務。此次業務成功開展后,還將有大量裝載非洲大豆的散裝糧食船集中到港。”廣州富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供應鏈經理胡沃林說,海關主動對接企業訴求,在確保進境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允許企業將進口大豆附條件先行提離港口,為企業節省進口堆存、物流等費用。
廣州海關還持續提升實驗室檢測效能,在碼頭設置口岸糧谷實驗室,實現現場查驗與抽樣送檢無縫對接,支持貨物“邊卸貨、邊取樣、邊檢測”。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指導企業疊加運用“兩段準入”“附條件提離”等改革政策,支持貨物快查快放、盡快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