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組織警告稱,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商品征收新關稅可能對美國農業造成巨大沖擊,增加農民種植成本,還可能會損害價值191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出口,從而加劇已經因為作物價格低迷而苦苦掙扎的農戶的成本。
周二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將中國進口關稅翻倍至20%,引發了這些國家的反制措施。加拿大和中國針對包括小麥和家禽在內的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如今美國農民面臨連續第三年虧損,因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是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前三大目的地,占美國農產品出口近一半份額。
此外,美國農業組織表示,美國對加拿大產品征收關稅將會提高化肥成本。根據行業數據顯示,美國約85%的進口鉀肥來自加拿大。成本上升和出口減少將對農民造成沖擊,今年許多農民可能因為種植玉米和大豆而虧損。
玉米: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對墨西哥進口產品征收25%關稅,令美國玉米主產州的農戶憂心忡忡,擔心可能失去出口份額,促使主要進口國轉向競爭對手南美。
美國玉米春播季節即將到來,近期玉米價格下跌,而種子和化學品成本卻在上漲。
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也是美國玉米的頭號買家。特朗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關稅,令人擔心墨西哥可能采取報復措施,從而減少對美國玉米的需求。
美國政府出口銷售數據顯示,2023/24年度,墨西哥占到美國玉米出口銷售總量的大約36%。如果對墨西哥的出口減少,將會給玉米價格帶來進一步的壓力,其中伊利諾伊州的農民將受到特別嚴重的打擊。
伊利諾伊州是美國第二大玉米生產州,而且芝加哥的鐵路樞紐將農民與邊境以南的墨西哥買家連接起來。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對墨西哥出口的玉米中,約60%通過火車運輸,而這些火車運輸的玉米有40%來自伊利諾伊州。
70歲的伊利諾伊玉米種植戶馬蒂表示,我們需要墨西哥市場,墨西哥也需要美國玉米,但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馬爾擔心,關稅戰可能促使墨西哥從南美購買更多玉米,并減少采購美國玉米。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已經導致美國對華玉米出口大幅降低,本年度迄今美國對華玉米出口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對美國玉米的依賴程度并不高,但是15%的關稅可能會減少中國的需求,并導致中國的采購更加多元化,從而使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出口國受益。
大豆:
美國農民表示,美國和墨西哥爆發關稅戰,巴西大豆可能從中受益,因為墨西哥(目前是美國大豆最大進口國之一)可能轉向南美。巴西獨立咨詢公司科格情報公司也稱,中國周二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征收10%關稅,這也將令巴西大豆受益,中國需求將更多轉向巴西這個頭號大豆出口國。
今年巴西和其他國家將迎來大豆豐收,在美國的關稅措施之下,中國等國可轉向這些國家購買大豆。而美國豆農尚未從上一次貿易戰中完全恢復,現在將遭到新一波打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對華發起貿易戰期間,中國大幅增加從巴西進口規模,目前中國大豆進口的近四分之三都來自巴西。這也意味著,在第二輪“貿易戰”中,巴西從中獲利的空間將更加有限。
與上一次貿易戰情況不同,美國豆農今年面對的經濟情況更為惡劣。商品價格比三年前下降近50%,但豆農生產的成本包括種子、驅蟲劑、化肥的價格卻更高。這也意味著關稅沖擊波到來時,豆農能用于應對沖擊的存款和儲備更少。
伊利諾伊州大豆協會總干事布拉迪·霍斯特表示,巴西肯定是(美國關稅的)贏家,因為他們有能力并準備好填補這一缺口。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表示,巴西2024/2025年度大豆產量可能達到1.66億噸,比上年增加1830萬噸。
美國農業部的信息顯示,美國是墨西哥大豆及相關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和供應國,而墨西哥是美國大豆和豆粕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月20日,美國對墨西哥的大豆銷售總量為381萬噸,同比降低3.3%;美國對墨西哥的豆粕銷售總量為177萬噸,同比提高24.8%。
霍斯特表示,美國總體上占據了墨西哥大豆和豆粕市場份額的84%。顯然這是受益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才能達到如此高的水平。任何關稅都會帶來改變,讓墨西哥更容易從巴西采購大豆。
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承認,美國出口市場面臨“來自南美大豆的日益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巴西的競爭。
霍斯特表示,巴西大豆產量比美國多,而且過去10年巴西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曾促成《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議》的墨西哥前首席談判代表肯尼斯·史密斯表示,他不確定墨西哥是否很容易更換供應國。首先存在關稅問題,因為墨西哥與這些國家(巴西和阿根廷)沒有自由貿易協定。還有貨運成本和時間。墨西哥需要改變從這些目的地進口這些產品的計劃,這有時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
來源:博易大師,中華糧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