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國內豆粕市場消息面擾動頻發,供應端利空影響弱化疊加階段性需求回暖,現貨價格從底部小幅抬升。卓創資訊認為,短期市場供需矛盾仍是壓制現貨價格持續上行的主要因素,預計9月下旬現貨價格震蕩運行為主。
國元期貨研究分析,四季度豆粕存在震蕩走強預期。隨著美豆種植季結束,豐產預期兌現,利空因素開始有所出清,全球大豆定價權開始向南美大豆轉移,據氣象機構預測,全球氣候有概率將進入拉尼娜現象,南美大豆新作種植憂慮或隨之提升,美豆價格有望開始注入天氣升水,CBOT大豆四季度預計于1000關口企穩。國內來看,隨著進口大豆到港高峰過去,豆粕供應端有所收窄,且四季度隨著腌臘高峰將至,豆粕下游需求預期增加,豆粕整體供需格局邊際向緊。另外,中加、中美貿易爭端再度升溫,市場對進口大豆、進口菜籽后續供應憂慮也將持續支撐豆粕單邊價格。
進入9月,國內市場成交情緒好轉,一方面終端買漲不買跌情緒影響下,采購積極性增強;另一方面,臨近國慶,下游飼料廠有備貨需求,飼料原料庫存小幅增加。從工廠提貨數據來看,自8月下旬開始,工廠日度提貨量增至18萬噸以上,也進一步印證了豆粕市場迎來階段性需求好轉。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國內重點油廠原料大豆及豆粕庫存較高位有所下降,截至9月20日當周,工廠原料大豆庫存為669.4萬噸,豆粕庫存為126.0萬噸。從數據來看,工廠庫存仍處于高位區間,短期庫存壓力仍有待進一步消化。
9月USDA報告公布后,美豆市場關鍵數據變化不大,其中單產數據環比穩定,期末庫存環比下調1000萬蒲式耳,基本符合市場此前預期,9月的供需報告平穩落地也預示著美豆豐產交易暫告一段落。市場關注焦點逐步轉移,目前巴西產區正在經歷40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天氣,受此影響新季大豆播種工作尚未開展,此外,干旱天氣已經導致南美洲谷物運輸的主要河流的水位降至歷史低點,雖然美豆報告對巴西新季大豆的產量并未做出調整,但市場仍較為擔憂,后期關注巴西產區天氣改善情況及晚播大豆生長期情況。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播種工作尚未開始。作為對比,去年同期的播種進度為0.2%。9月12日,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發布報告,預計2024年巴西大豆產量為1.53億噸,低于早先預測的1.532億噸,比2023年的創紀錄產量1.603億噸降低4.55%。預測2024年巴西將出口9780萬噸大豆,低于上年。大豆壓榨量為5450萬噸,比上年提高0.6%。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8月份我國進口大豆1214.4萬噸,同比增加278.1萬噸或29.7%,為歷史最高單月進口量。1-8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7048萬噸,同比增加192萬噸或2.8%。1-8月進口大豆平均成本(包含稅費,不含港雜)4076元/噸,較去年同期的4800元/噸下降15.1%。進口成本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全球大豆豐產、供給充裕,國際大豆出口報價持續下跌。按照市場年度來看,2023/24年度迄今(10月至8月),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為9338萬噸,比上年同期9083萬噸增加255萬噸,增幅2.8%,月度平均進口量為849萬噸。
三季度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高峰已過,不過隨著油廠維持高開機率,三季度豆粕庫存一路走高至近10年歷史同期高位,不過隨著四季度下游備貨積極性提高,豆粕庫存拐點已現,預計后續供應邊際趨緊。據Mysteel對國內主要油廠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第37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上升,豆粕庫存下降,未執行合同下降。其中大豆庫存689.39萬噸,較上周增加0.21萬噸,增幅0.03%,同比去年增加198.04萬噸,增幅40.31%;豆粕庫存134.68萬噸,較上周減少0.20萬噸,減幅0.15%,同比去年增加60.73萬噸,增幅82.12%。
成本端,上周美豆產區高溫少雨,利于大豆收割推進,截至9月15日當周美豆收割率錄得6%,高于預期和往年均值,大豆上市壓力仍存;同時美豆優良率繼續下降至64%符合預期;而預報顯示本周美豆產區將迎來小范圍降雨,有助于大豆優良率維持;另外NOPA顯示8月大豆壓榨量1.58億蒲,遠低于預期的1.71億蒲,美豆壓榨需求大幅減弱。而巴西大豆已經開始播種,但土壤墑情不足阻礙播種進度,不過預報顯示未來兩周將有降雨出現。多空交織下,美豆震蕩偏強。
卓創資訊表示,短期國內市場庫存壓力仍需進一步消化,國際市場供應利空影響逐步轉淡,潛在利多驅動有所顯現,卓創資訊認為9月下旬豆粕現貨價格震蕩為主,隨著庫存壓力的緩解,四季度上漲動能或進一步增強。風險因素:菜粕市場反傾銷調查或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對豆粕市場產生擾動;9月美聯儲降息政策落地或提振大宗商品市場。
來源:卓創資訊、國元期貨研究、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