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監測,近期豬價高位止漲回落,生豬養殖盈利仍保持較好水平。受開學和中秋國慶消費利好預期影響,壓欄和二次育肥現象增多,進入8月份豬價出現一波較快上漲,8月第3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達到每公斤20.92元的階段性高點,環比上漲3.5%,同比上漲21.6%。
隨著養殖盈利增加,開學季備貨結束,養殖場戶認價出欄現象增多,豬價止漲回落,9月第3周跌至每公斤19.60元。據測算,8月份出欄一頭生豬平均盈利606元,盈利較上月增加19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9元。
“今年3月開始,新生仔豬數量開始環比增長,新生仔豬成活率也穩步提高,國慶前育肥豬出欄進入旺季,節前大場和集團企業出欄積極性提高,同時散戶及中小場二次育肥豬節前將會集中出欄,疊加生豬出欄活重二季度以來穩步提高,因此生豬和豬肉供應均較充沛,隨著供應逐步增多,國慶前豬價或呈現穩中略降趨勢,節日過后行情或再度下滑。”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說。
以往在豬價上漲、養殖盈利較好時,能繁母豬存欄量一般都會保持增加,直至豬價下跌帶動仔豬價格下跌,母豬養殖出現虧損后,母豬數量才會被動減少。這幾年,農業農村部通過開展生豬產能調控,向廣大養殖場戶發出超前、明確的產能增減“信號”。在今年豬價上漲過程中,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體較為穩定,且僅維持增長3個月后(5—7月份增幅分別為0.2%、0.5%、0.1%),就在產能預警信息的引導下提前回調,這將有利于減輕后期豬價下行的時間和幅度。
近年來,隨著生豬生產監測體系的完善和產能調控方案的落實,農業農村部逐步形成了研判生豬供應和調控生產的關鍵指標和較成熟方法,即“長期看母豬,中期看仔豬,短期看中大豬”。8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36萬頭,相當于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3.5%,處于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中大豬存欄量同比下降4.8%、環比增長1.8%,已連續3個月增加,正好對應9、10月份的消費需求增加。預計秋冬季節豬肉整體上產銷兩旺,生豬養殖盈利保持在較好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新生仔豬數量持續較快增長,8月份環比增0.7%,同比降幅收窄至3.3%,其中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連續3個月高于4000萬頭,且從前期母豬配種情況來看,新生仔豬數量還將繼續增加,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這些仔豬將在明年春節后的消費淡季上市,可能會拉低豬價,需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建議養殖場戶順時順勢出欄,避免過度追求后市豬價上漲而錯過季節性行情,及時鎖定養殖利潤。仔豬補欄要核算好生產成本,避免生豬出欄成本過高遭遇明年春節后豬價季節性下行造成的市場行情風險,做到上半年市場淡季少虧和不虧。同時,冬春季是動物疫病高發期,養殖戶要加強營養管理和疫病防控,保障生產穩定性和安全性。”朱增勇說。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持政策穩產能、市場調產量,持續抓好穩政策、穩預期、穩市場等重點工作,保持生豬合理產能,緩解養殖周期性波動。強化監測預警引導。針對國慶等消費旺季,加密生豬生產和市場形勢調度分析,精準開展預警引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引導市場預期,引導養殖場戶保持合理生產節奏。落實產能調控措施。對標產能調控目標,指導各地落實分級調控責任,將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正常保有量范圍。用好大型豬企常態化聯絡機制,繼續加強大型豬企經營風險監測預警,引導企業合理控制產能,提前部署防范和應對明年春節后可能出現的豬價大幅下跌。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