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都是狠人!一場內斗蒸發1330億,雙匯將何去何從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08-24

   隨著萬隆卸任,所有人都以為雙匯集團長達數月的“宮斗戲”即將落下帷幕時,雙匯帝國的父子“內斗”再度升級。

  被免職一個月后,雙匯“廢太子”萬洪建打破沉默,不僅公開了“攻擊公司財務”的真相,還爆出公司多個“內幕消息”,并直指萬隆的“多重罪”。其中包括萬隆在雙匯國企改制過程中私下獲得2億美元至今沒有申報、納稅;雙匯高價進口美國凍肉給公司造成8億元損失等。

  一時間,A股雙匯發展和港股萬洲國際股價雙雙下挫,這個龐大的肉制品帝國以及實控人萬隆再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參照去年8月份63.33元的歷史最高點來對比,雙匯發展的股價已經大跌了60.6%,市值較高點已經蒸發了約1330億。

  1

  全家人都怕萬隆,都看過心理醫生

  萬洪建對新浪財經表示,“我非常、非常、非常怕我的父親,怕得不得了……”不敢給父親提意見。

  “他在漯河就是一個神,在我們家也是神,他是一位能人、狠人、惡人。”萬洪建談到萬隆時表示,在雙匯內部,萬隆也是神一樣的存在,包括萬洪建在內,只能仰視。曾經他想要阻止父親收購美國企業史密斯菲爾德,也是特意喝了酒,借酒壯膽才敢找萬隆。

  “一般普通家庭的溫馨在我們家絲毫沒有。我們兄弟幾個都在看心理醫生。家里任何一人對我爸爸都非常怕,我媽媽非常怕他,怕得不敢給他說一個不字。他是家里的皇上。”萬洪建的母親則常年一個人待在漯河老家。 

  2

  收購案對雙匯產生怎樣的影響?

  萬隆曾表示,雙匯要做大,尤其是做成跨國性的公司,沒有國際上大財團的支持做不到。這或許就是萬洪建所言,“雙匯的股權變更和資本運作,堪稱‘史詩級的經典教程’”。

  談及和父親萬隆的矛盾爆發,萬洪建表明大多是由于爭議當初“公司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一事埋下的隔閡,以及公司未來究竟是大力發展中式豬肉制品,還是繼續堅持西式豬肉制品的分歧上。

  那么,史密斯菲爾德收購案,到底對雙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006年,萬隆就已不甘做一個地方國企龍頭,他這一年就提出了國際化構想,彼時雙匯自身不具備這個能力。2011年瘦肉精事件爆發,更是讓萬隆感受到了必須“再上一個臺階”。當時中國豬肉消費差不多占到全球一半市場,雖然市場還在不斷成長,產業集中度也可以再提高,但從一些具體條件來看,僅僅依靠國內資源來支撐發展,肯定后勁不足。

  因此,雙匯在鼎暉幫助下,先后考察了100多個海外項目,并在2012年接觸到史密斯菲爾德。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是萬隆為了使美國公司和雙匯業務更加緊密,斥資超8億元在鄭州建了一個美式工廠,主要生產三類產品:火腿、香腸和培根。雙匯也從單一的豬肉加工商,轉變為全球最大的、上下游產業鏈完備的肉類企業,借助史密斯菲爾德打入國際市場,實現品牌全球化、公司國際化。從數據可以看出,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和經營效率提升,萬洲國際成本結構實現優化,毛利率從收購前10%提高至收購后的21.6%。從收購后2013年9月到2016年,萬洲國際有息負債從80億美元逐步下降到29億美元,杠桿率從274%逐步下降到41%。

  但萬洪建認為,這樣的收益只是短期的,更應被重視的數據是,雙匯的生豬屠宰量,由2015年的1230萬頭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730萬頭。萬洪建的質疑并非沒有根據。公司最新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雙匯營收同比下降4.0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6.57%。對下降的原因,雙匯將其解釋為凍品盈利基數較高、中外價差收窄進口肉盈利下降、員工及市場費用的投入增加等。

  值得一提的是,萬洪建當初認定“中國市場潛力發展空間比美國要強、要快”的說法,也得到了印證。同樣出自河南的牧原股份目前已成為全球生豬出欄量最大的企業,超過雙匯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截至8月19日收盤,牧原股份的市值為2362億元,是萬洲國際821億港元的三倍還多。

  在雙匯原地踏步的十年,外部環境變化顯著,行業上游牧原股份崛起,順流而下進入肉制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下游遍布周黑鴨類上市公司,他們獨自建立的市場網絡,雙匯無法進入;高昂的加工成本,令雙匯在各種新賽道前望而卻步。如果再不變革,4~5年內必有大患!”萬洪建曾在媒體面前感嘆。

  其實,要評價這場大收購的成敗,不能只看一個時間切片,現在還遠未到下終極判斷的時候。 

  3

  雙匯還有多少價值?

  盡管萬洪建的一部分“預言”得到了應驗,但仍有行業人士認為,雙匯發展具備一定的發展前景。

  首先,在經歷非洲豬瘟與新冠疫情的共同影響后,市場上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屠宰場產能持續出清,疊加環保政策鎖緊、食品安全監管加強等背景,行業的進入門檻日益提升,這對于經營更規范、抗風險能力更強的雙匯發展來說自然是重大利好。

  其次,我國目前生豬屠宰行業集中度仍然顯著偏低,頭部三家企業的市占率之和僅為5.6%左右,相比發達國家屠宰行業市場集中度,雙匯發展的市占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另有數據顯示,2003年至2020年雙匯發展的ROE平均值高達27.87%,其中不少年份都超過了30%,放眼整個A股都鮮逢敵手。

  未來雖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不過,當下處于輿論風暴中的雙匯,外部挑戰并不小。

  同行方面,金鑼、雨潤等肉制品企業仍在瘋狂追趕,而牧原、新希望、溫氏這些上游競爭對手也對雙匯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未來,雙匯將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