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競爭策略:反其道行之
“快魚吃慢魚”、“先人一步”,似乎是眾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信條。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有時候,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主動慢半拍的策略,也能在商戰中克敵制勝。
事實上,許多國際知名企業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對于新產品開發都采取了“遲人半拍”的策略。意大利派克公司,在對手推出新產品后,巧抓新產品普及前的“時間差”,派出工程師到用戶家探詢新產品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揚長避短,推出的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美國國際商業機構公司的經營策略之一就是讓其他公司“領跑”,自己尾隨其后,從別的企業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中尋找本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最佳“切入點”。
浙江省有一家小小的鄉辦鑄管廠,創辦10年來,年年贏利,產值穩步上升。該廠廠長對來訪者道出了秘訣:作為一家小型鄉鎮企業,起步時無法與同行的大企業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先遲人半拍,屈居人后,不盲目追求規模,維持自己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然后再圖發展。
主動慢半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對自己與競爭對手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行科學分析后,作出的明智選擇。對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技術、資金、規模、市場占有量等方面的局限,不可能與同行業的大企業競爭。與其不知要花費多少人力、財力、物力去盲目地爭奪市場份額,不如在大企業占有“大市場”的同時,自己拾遺補缺,占領相對穩定的“小市場”,從而腳踏實地、穩固地一步步發展自己。像這樣成功的小企業,著重于贏利和拾遺補缺,而不是不自量力與大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盡管市場占有率遠遠不及大企業,但利潤率不見得低,甚至有可能超過大企業。
主動慢半拍不是懼怕開拓創新,而是量力而行,穩健發展。許多新業務、新產品的開發需要有高超的決策水平做基礎,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投入生產后需要高素質的員工去操作,需要優良的設備和完善的企業管理。如果基本條件不具備而盲目追求“快、新、大”,其結果必然是業務在高風險狀態運作,市場在懵懵懂懂中擴張,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廢。
主動慢半拍不是止步不前,而是從更高層次、更高起點去競爭,是規避初期風險尋找最佳進入機會的一種策略。現代工商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在蘊涵著高回報的同時,也隱含著高風險。主動慢半拍就是在一項業務或某個市場的發展初期,先等一等看一看,等到業務成長期或市場啟動后再迅速切入,有效規避創新風險,節約拓展成本。
一周熱點
- 2021-11-22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急劇下滑
- 2021-11-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巴西大豆價格上漲,因雷亞爾疲軟
- 2021-11-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美豆價格上漲,油菜籽回落
- 2021-11-22BAGE:截至11月17日,阿根廷玉米播種進度為29.2%
- 2021-11-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需求疲軟,供應提高,美國玉米下跌
- 2021-11-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原油大跌,玉米現貨價格下跌
- 2021-11-22截至11月14日,2021/22年度歐盟谷物進口量累計達到645萬噸
- 2021-11-22截至11月14日,2021/22年度歐盟谷物出口量累計達到1657萬噸
- 2021-11-222021年第45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比去年同期高出86%
- 2021-11-222021年11月19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