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司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過于遠大的職業抱負寄托在下屬身上,讓下屬不堪重負,代理模式也會形成。上司也許為了讓自己在組織中更受矚目、更為重要,鼓勵下屬發起風險過大的項目,哪怕犧牲下屬的前途。項目失敗了,下屬受責備;項目成功了,上司領功勞。上司必須看起來比下屬更成功,所以下屬的成功余地十分有限。
“保姆型”下屬
在另外一些代理模式中,下屬也許變成仆人,時刻準備著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聽從上司的使喚。我們碰到過一個案例,一家中型化工公司,兩個經理人A和B,一直是上下級關系,A升職,就會順帶提拔B.最初,A做項目經理,B是A的助理;后來,A升到總監,B就是A的項目經理;再后來,A升到副總裁,B就是A的總監;最后,A升到總裁,B就是A的行政副總裁。A把B當保姆,一直要求B幫忙處理哪怕最瑣碎的私事,即使B現在已經做到了副總裁。B因此經歷了很多相當有損人格的事情。
擦屁股型下屬
還有一種壓力頗大的代理模式,上司與同事有矛盾,于是要求下屬幫助自己與同事作對。在這種情況下,下屬經常在組織利益與上司利益之間掙扎。有時,下屬會試著調解上司與上司的同事間的關系,不過一般是徒勞。有時,下屬會仗著上司的支持與上司的同事作對,因為上司一般不希望直接卷入沖突。
代理模式中的下屬,經常極其困惑、憤怒。上司相互矛盾、高得離譜、不被組織接受的要求,會給下屬造成很大的壓力。乍一看,有些下屬似乎能夠應對這些壓力。然而,仔細觀察往往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不堪重負,最終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