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企業的“鰷魚效應”宣戰
最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名詞——“鰷魚效應”。網絡上查了一下,解釋如下:“鰷魚效應”又稱為“頭魚理論”。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然而,如果將一只較為強健的鰷魚腦后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后,此魚便失去自制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是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如果把頭魚比作企業的董事長或CEO的話,是不是能從這個效應中品出很多道道?
我們已經看到了太多因企業家個人能力而興的企業,也看到了太多由于企業家個人問題導致的企業衰敗,這似乎成了一個怪圈。很多企業家都盲目自信不會陷入這個循環,但又往往無力跳出自己構建的循環。那么,我們能做點什么呢?
首先,企業家自身要不斷挑戰自己的舒適區,不斷學習。很多企業家會參加EMBA課程,參加經理人項目,也會參加各種行業協會、論壇,也有很多聘請了自己的私人教練。拋開生意、圈子等因素,學習新知、開拓視野,能讓企業家保持對新鮮事物的熱情,保持對商業趨勢的敏感度。企業家的學習精神,會直接影響核心團隊乃至企業全員的精神面貌,這是無法準確估量的巨大影響。
其次,企業要從個人決策向集體決策過渡,形成企業的集體智慧。不論是董事會還是執行委員會、總裁辦公會,目的都是要建立一個集體決策公司重大事項的機制。很多企業把形式學到了,但精髓沒學到,還是少數人拍板,無非是從一條鰷魚變成了幾條鰷魚。集體決策的程序非常重要,有科學的決策過程,才可能得出可靠的結果。一個人的智力終究是有限的,如果能集合企業所有員工的智慧,甚至整合全價值鏈、全社會智慧,這樣的企業一定是不可戰勝的。
最后,企業一定要從人治向法治、向機制治轉變。個體決策容易受到各種情境的影響,決策失真、失誤都是無法避免的。通過固化過往的優秀經驗形成流程、制度,能夠使企業的多數工作按照正確的方向推進。偉大的企業,其偉大之處在于它能建立一套自我更新的機制,由機制推動創新,由機制推動變革。百年企業如GE,正是得益于此。
所有企業家都無法抵抗從巔峰到衰落,這是自然規律。但是從個體智慧走向集體智慧,能夠幫助企業擺脫鰷魚效應的困擾,實現真正的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