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顛覆與跨越——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碰撞與革新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5-02-09

 我是石獅人,1994年離開石獅,回頭已是20年。雖然投資和創建的公司已經有在美國上市(58同城)、澳大利亞上市(TTG淘淘谷)、兩家在香港上市(云游控股、飛魚科技),剛在A股也批準了暴風影音上市,但是真正作為創始人的公司是美圖秀秀,最近最新的一輪融資也讓公司估值達到30億美金,但我們有機會做成一家100億美元的公司。

  石獅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如何抓住機會,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呢?接下來就是要抓住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甚至包括物聯網的發展,從中產生新的臺階和起步。

  石獅,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在前面20年,石獅因為貿易和服裝產業,一直在引領經濟,但工業時代的很多人才沒有留住,很多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去開自己的工廠,沒有讓他們提升成為合伙人的級別,錯過了機會。

  今天,整個世界都在改變,往互聯網和高科技發展。石獅需要新的思維,只要領悟過來,抓住點,就一定能夠再創造一個石獅。

  石獅前面三十年積累了巨大的資本,可以投入再生產,但不一定再往工業投,而是投信息化、生物科技或者人工智能。

  中國的BAT或者谷歌等等,都如同當時的愛迪生,在建一個電廠。愛迪生的公司是CE(通用),現在并不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現在最大的公司是蘋果、谷歌、微軟等這樣的公司。這個時代,只有通過互聯網去創造出來的企業價值,才會是最大的,如同當時的電器廠商。

  世界上所有的革命已經從工業化轉移到信息化。為什么索尼、松下會破產?石獅也會面臨這個問題嗎?當你的工業越發達的時候,就會越快進入淘汰階段。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物質過剩的時候,我們過去會縫補衣服,現在是購買更多的服裝,因為有了時尚需求。美國最有錢的人,最近30年基本是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工業基本已經不重要。

  如果中國前面二十年的首富也許是房地產、汽車、信息產業等各行業的人,那么從去年開始,10大首富中有5個已是互聯網人,而且再過三年,前20名富豪都基本全部會是做信息和互聯網的人。

  我來分享下投資的三個啟發:

  第一個啟發:合伙人制度,更有前途

  關于投資,以前我們做生意,投資一個工廠如果需要100萬的話,5個人按照實際出資來做股份占比,但是未來,可能出大錢的人占小股,然后找到能干的人占大股。

  如果你只是用更高的薪水雇傭對方,那么如果他夠牛,他遲早會自己出去干。你只有運用合伙人制度,讓他成為合伙人,他才會更努力地奮斗,企業形態才會發展。

  第二個啟示:做投資要有敢于冒險的精神

  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基本都是拿美國VC(風投)的錢,比如馬云的阿里巴巴他只占8%,馬化騰只占騰訊10%的股份,李彥宏是百度17%的股份,這些企業都是錢都被老外賺走。但是這些公司為什么不拿或者拿不到中國的錢呢?國外的VC投資更敢于冒險,可能投10個項目才有一個成功,但就足夠彌補其它失敗的項目,而中國投資者希望第一個投的項目就會成功。

  第三個啟示:做投資者不要輕易干涉

  傳統有一個錯誤,投資者很喜歡看對方的財務情況,而國外VC盡量不干涉。騰訊最大的股東來自南非企業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MIH),占騰訊50%的股權,從來沒有到騰訊公司去工作,也不干涉,甚至很多人忽略了它的存在。它當初用1260萬美金從香港盈科手上收購股權,現在已經值4500億港幣了。

  從1995年開始出現互聯網,目前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代是雅虎時代(1995年-2000年)

  把報紙搬到網上來,做分類信息和人工編輯,對應的中國企業是搜狐、新浪。

  2、第二代是谷歌崛起(2000年-2005年)

  谷歌成為互聯網的代表,以程序算法完成精準搜索。它為什么能夠打敗雅虎呢?因為那個時候要獲取信息,你在雅虎就找不到了。谷歌把所有地信息綜合在里面,通過復雜的算法、簡單的輸出,你想要什么,就給你答案。在中國對應的企業就是百度。

  3、第三代是Facebook、Myspace的階段(2005年-2010年)

  它為什么能打敗前兩者呢?因為前兩者和你根本沒有什么關系。它們還不是真正的互聯網,還沒有把我們人和內容連接起來。在Facebook的時代,每個人已經成為內容的獲取者,也是內容的貢獻者。社交網絡,人人參與。

  在Facebook,每天可以瀏覽很多東西,也可以貢獻很多內容,國內的微博就是同個類型,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互動起來。

  以前,我們只會去三大門戶做廣告,是很呆板的。后來到了百度,是關鍵詞的廣告。現在通過微博微信獲得用戶,顯得更為重要了。

  2015年開始,是不是開始發生更大的改變?

  門戶時代,很多40、50歲的人都不用,但今天,像微信這樣即時互動、人機合一的產品,真正把所有的人和信息連接在一起了。

  Facebook只是PC和移動端的結合,但是,只有移動端的東西才是未來的方向,也才是中國人和石獅人最大的機會。

  進入移動互聯網,中國人第一次處于全球最領先的階段。智能手機的覆蓋率達到75%,中國的網民PC端有8個億,預計2015年移動終端會有12億。美國在移動端的普及還不如中國人,只有65%,印度只有16%,很多東南亞國家和巴西、墨西哥也只有百分之十幾。中國第一次處于引領階段,中國有小米、中興、華為等這樣為代表的公司幫助我們做出了更廉價的移動終端。

  現在互聯網處于什么階段呢?

  真正推動互聯網發展的一定是:電子商務。

  馬云的阿里巴巴為什么值2800億美金?所有的東西還是要回歸到一個本質:電子商務,也就是賺錢。電子商務接下來要怎么用呢?還是要回到社交網路。PC更多是工具,手機讓每個人成為節點,只是簡單投放廣告或者做官網的時代過去了。

  互聯網的一些特征:

  1、物以類聚:

  強者更強,快魚吃慢魚的階段,互聯網最后只會存在前三名。2010年,奧巴馬第一次選舉的時候,當時整個美國的民調顯示他比麥凱恩并沒有領先太多,但我們知道,真正投票的時候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奧巴馬能大嬴,是因為他充分運用了社交網絡,投票者會因為身邊人的選擇發生變化,當有互聯網的時候,你會網上到處找相關資料,這里就會有個效應,就比如買股票,你們會去東方財富網看股吧的討論,其實這往往是錯誤的,當你認為這個股票會上升的時候,你去網上找的時候,更多也只會看到支持的信息,會忽略掉那些不漲的理由,這是類聚效應。

  2、眾包:

  Facebook去年收購了whatapp,花了120億美金,whatapp員工只有55個員工,而且收入基本為零。為什么花這么大的費用呢?其實whatapp有幾千萬個用戶都是他的員工,whatapp里面很多用戶自己在搭建和交流信息,而whatapp根本不用付他們什么工資。

  馬云為什么強大?因為他也搭建了一個平臺,上面有千以萬計的賣家在里面自動添放內容,這就是通過免費的方式,讓別人來為你干活,這是最有價值的。

  3、分享:

  當你在做一個服裝網站的時候,有沒有辦法讓你的顧客上去提交意見、體驗,利用社交網絡去分享購買體驗呢?要知道,即使一個再小的東西,如果你能讓人去免費傳播,就非常有意義,每個人都是內容的創造者也是傳播節點。

  好比我們這次分享會,如果在傳統時代,通過市政府的文件下發下去,是不是比較慢;但如果通過微博、微信把演講信息分享出去,就會形成連鎖反應,從一個節點傳到另外一個節點,而且基本是零成本。

  互聯網的這三個特征,善于利用,抓住它們,我們就會事半功倍。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往下創業,我們能做什么呢?

  1、 先分享幾個案例。

  案例1:美國UBER打車應用軟件,市值將近400億美金,是一家幫你簡單地叫到出租車的公司。有時候你出行叫不到的士,它就把一些有車的閑置人鏈接起來,(在中國早期叫做黑車。國內滴滴和快的也是這個類型,他們各自的市值也有幾十億美元,它們兩家希望燒更多錢,把對方打敗,成為第一)。

  案例2:美國Airbnb專業國際租房網,它把閑置的房子用互聯網的方式出租出去,知道去年才開始流行。我們到巴黎住五星級酒店,一天要4000元人民幣,但是很多巴黎人也要到美國旅行,他們的房子就空出來了,為什么不出租出去呢?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干凈的房子,只要1000元,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原來我們這個事情為什么做不成呢?因為不信任!但是現在因為有了社交網絡,每個人都是用微信、微博登記,每個人都會很多數據。

  當然,有房子的人怕出租出去,被弄壞東西、弄臟房間,怕被宰了。但是,你現在用社交軟件進去,房東可以選擇人,房東可以通過請求信息,去看這個人的相關信息,判斷對方是否靠譜。而我們也可以選擇評論良好的房子,因為每個房東下面會有無數評論:房間干凈程度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自由搜索。Airbnb改變了整個產業鏈,它每天產生的房源超過1000萬套,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家連鎖大酒店的房源。

  我們有無數的資源,會重新被改造。最近雷軍投資的U+公寓,我個人也有參與了投資,它就是把閑置的住宅樓和工廠改造成青年公寓,由創業者共同管理,然后分配給創業者。這種方式未來會更多。

  2、能夠把復雜事情簡單化,功能單一明確:

  案例:“美拍”。它讓每個人可以圓導演夢。按照常規情況下,如果你要自己剪輯一條好的視頻,你要有剪輯的機器,然后編輯,搭配音樂,而美拍非常簡單,你負責拍下來,然后自動給你加音樂、加場景、加模式等等,就出來一個好作品。目前美拍視頻時長10秒,以后會出一分鐘、一小時等等。到那個時候,每個人都成為生活的導演。

  案例:“Snapchat閱后即焚”聊天工具,每個人聊天24小時后,內容就會消失。

  3、能夠改造傳統流程,顛覆固有模式

  小米,為什么4年前開始創業,市值從0可以到400億美金?雷軍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么快。它靠什么成功呢?傳統產業做手機,比如聯想,它一開始會派出幾十個專家去市場調查,然后根據反饋來的意見考慮做什么手機、定價多少、配置多少,然后專家的意見排到楊元慶臺面,由他拍板,等到生產完,找明星代言,鋪渠道,這就是傳統模式。做服裝的,也大概這個模式,先模仿各種款式,得出結論做什么款式,然后打樣下單生產,再通過渠道銷售。

  而小米呢?雷軍是先在微博發一個帖子:我準備做手機,大家來提意見。發燒友開始給意見,然后他綜合大家的意見。這些意見比專家更中聽、更權威,然后終于決定生產,但也不是盲目排版下單生產,而是通過讓人預訂,達成幾百萬臺的預訂完才投入生產。即使達到300萬的預訂,也只會先生產100萬臺,找到廠家生產完后,直接把手機快遞到消費者手里。它不要專家、不要渠道費用、不要庫存,哪怕它利潤很低,但它反而能賺到錢,占領市場,這就是所謂的小米模式,把中間層全部去掉。我們做服裝,可以考慮這個模式。

  58同城原來是一個簡單的分流信息,也就是報紙的分流信息。后來推出“58到家”,找保姆,直接找58,這就是所謂的OTO,所以叫58到家。國外沒有這種模式,最關鍵的是,未來的服務業都將去掉中間層,這樣就可以顛覆傳統的產業。

  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的基礎平臺,打個比方,如果能夠打造一個石獅最大的產品與服務,也不錯,比如你在石獅做一個家政,不一定做58那么大,也不一定都要注冊賬戶,人最煩的就是注冊賬戶,你可以用微信和微博進行服務。

  未來,手機成為最大的載體,PC只是一個基礎。

  在中國,目前看得到最基礎的兩個社交網絡平臺是微博和微信。

  互動訪談——

  主持人:

  大家現在有一個說法,互聯網企業是天派,傳統企業是地派。您是屬于什么派呢?

  蔡文勝:

  我是人派。有了人,就有了價值。人是產品和技術的靈魂。

  “沒有正兒八經的商業模式”是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投資一個人,是看他的思維和想法,投資后他做什么了,已經和我沒多大關系了。

  1994年我離開石獅,去過一段菲律賓。到1999年,偶然間,買到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股票,誤打誤撞就進來了。得益于知識獲取的改變,有了互聯網,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提升。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學習的改變。學習的方法完全改變了,你不用出門找師傅,不管你做什么行業,開一個店,或者做互聯網,你要做的事情是你找出這個行業和這個世界最牛逼的100個人,你看出他們哪里做的好,哪里需要改進,你就成了專家了。

  我為什么選熊俊和伊光旭他們倆投資呢?都是我們福建人。我如何認識熊俊的呢?他是龍巖人,讀的書也不多,去廈門一家公司上班,07年買第一臺iPhone,發現不好用,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要注冊一個賬號,然后可以下載軟件,都要讓別人幫助下載,當然,這個痛點其它人想了就過了,但他就去鉆研,后來開發了一個手機助手,也就是91助手,后來流量大了,就找投資人。當時福建最有名的網絡公司是上市公司網龍,所以就找網龍劉總。網龍覺得這孩子不錯,就收購吧。劉總開10萬塊,扣去2萬所得稅,熊俊拿到了8萬塊。后來網龍給他開一個月1.5萬公司,讓他留了下來,這是2007年的事情。做了三年,因為網龍是個上市公司,無法再給他股票,所以熊俊就出來再創業,但他想要找中國最好的投資人,所以就找了李開復先生,熊俊希望在廈門創業,開復先生就將熊俊推薦給了我。談了兩次,根本沒談要做什么,就談對互聯網的看法,覺得理念一致,就投錢給了他。

  我們再回頭去看看跟光旭的認識。光旭是武夷山人,一開始就一人在豆瓣做興趣小組。當時找我,說是要買一個冷笑話的域名。他從南京來廈門時,沒錢買飛機票。他當時做冷笑話,有20萬粉絲,很多人認為冷笑話的數據是假的,是刷出來的,我很認真去看它的微博,發現一開始沒人關注它,光旭就跑到任志強等大V去評論,形成互動,然后粉絲量、評論和轉發在一點點增加。當然他本身就長得像冷笑話,這也是一個優勢。當我發現他是這么做起來,我就建議他到廈門來創業。我給了他一百萬,他租了兩房,一間做住房,大廳當工作室。我們想想他這幾年進步有多大,他現在去臺灣,馬英九都找他談論互聯網。再說一條,光旭他自己知道,目前來講,微博營銷是很成功。但他必須要做出自己產品,最終我們要做出自己的產品,這樣才算告一段落。

  傳統企業如果感悟過來,散發的魅力會更大。將相本無種,只要我們敢于拋棄原來的包袱,就可以再起步,重新起來。傳統企業如果能趕路過來,有機會的。不破不立,拋棄原來曾經大家覺得牛的東西,從零開始,才會有新的跨越。我為什么做事情比較順,得益于前期傳統行業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