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吸取到教訓。有些人總是在重復犯同樣的錯誤,既無法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步,也找不出原因。
“如果一個人敢于承認錯誤,那么一切的錯誤都會被原諒。”——李小龍
我們在犯錯后,往往不敢承認錯誤,原因是,這么做感覺像是對我們自我價值的一種攻擊。這種傾向會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原因是新研究已經證實了長久以來基本常識告訴我們的東西——完全承認并接受錯誤是避免錯誤再犯的唯一途徑。
即便如此,我們很多人依然在該問題上糾結。
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臨床心理生理學實驗室(Clinical Psychophysiology Lab)的研究員們發現,犯錯的人會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忘記這一切;我從來都不擅長這些”);另一類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真是當 頭棒喝!看看我哪里犯了錯,下次就不會重蹈覆轍了”)。
“在把注意力放到錯誤上之后,我們會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改正它們,”研究作者詹森·莫澤(Jason Moser)表示,“結果就是,你犯了一個為自己服務的錯誤。”
那些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因為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從中吸取教訓而逢兇化吉。那些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一定會重復自身的錯誤,因為他們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忽略這些錯誤。
聰明的成功人士絕非完人;他們只是擁有能夠從其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合適的工具。換言之,他們會迅速意識到錯誤的根源,而且不會重蹈覆轍。
“當你重復地犯同一個錯誤時,它已經不再是一個錯誤:而是一項決定。”——保羅·科埃略(Paulo Coelho)
有些錯誤如此“誘人”,以至于我們會時不時地出錯。聰明人會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而且決不會重蹈覆轍。
1.相信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
有些人如此富有魅力且如此自信,以至于我們不免會按照他們所說的采取行動。他們會沒完沒了地提及自己非常成功的企業,自己多么受歡迎,他們認識哪些名人,以 及他們能夠向你提供的機會。沒錯,有些人確實非常成功,而且也愿意幫助你,但是聰明人在慎重考慮一項聽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交易之前,只會被欺騙一次。 天真和缺乏盡職調查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聰明人在介入之前往往會提出一些關鍵的問題,因為據他們了解,沒有哪一個人,包括他們自己,會是表里如一。
2.反復做同一件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說過,精神錯亂就是反復做同一件事情,而又期待不同的結果。雖然他德高望重,并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但是似乎確定二加二最終等于五的人 卻不計其數。然而,聰明人只需要經歷一次這樣的挫折即可。事實很簡單:如果你堅持同樣的方法,無論你多么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那么結果都會是大同小異。聰 明人深知,如果他們想要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果,那么他們必須改變方法,即使這個過程苦不堪言。
3.不懂得延遲滿足感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各類書籍會立刻出現在電子書閱讀器上,信息傳播地越來越遠,而幾乎所有的快遞會在短短一天內送達。聰明人深知,滿足感不會來得這么 快,而努力工作就會獲得回報。他們還知道,在逐步取得成功的艱難過程中如何把它當做動力,因為他們已經體會到忍受自身價值的低估帶來的那種痛苦和失望。
4.在沒有制定預算的情況下,采取行動
受到預算制約,因此在采取行動之前,你無法享受財務自由。堅持制定預算,從個人角度和工作層面,都會讓我們就自己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作出明智的選擇。聰明人 在自我約束之前,只有一次要面對厚厚的一摞賬單,并從認真查找他們資金流向著手。他們意識到,一旦你了解自己花了多少錢并購買了哪些東西之后,正確的選擇 逐漸顯現。如果你意識到拿鐵平均一年的花費在1000美元,那么你在早上想要喝上一杯拿鐵的欲望也就少了很多。制定預算并不僅僅是確保,你有足夠的錢可以 去支付賬單;聰明人知道,制定并堅守一個嚴格的預算意味著,永遠不放棄一次機會,因為他們已經把其寶貴的資本花在了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上。預算將建設紀律, 而紀律是出色工作的基礎。
5.忽略大局觀
讓自己陷入一種忙碌的狀態非常簡單,對擺在 面前的工作過于上心會讓你忽略重點。然而,聰明人通過權衡每天的優先任務和一個精心制定的目標,學習如何把控這一切。不是說,他們不在意不起眼的工作,他們只是遵守紀律,擁有遠見,在必要時調整他們的方向。生活中充滿了重點,當你忽略它的時候,所有事情都是遭罪。
6.事前不做功課
在某種情況下,人人都可以走捷徑,無論是抄襲朋友的生物作業,還是毫無準備地走進一場重要的會議。聰明人意識到,雖然他們可能偶爾會獲得好運,但是這種方法會阻礙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他們不敢冒險,是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努力的工作和盡職調查。他們深知,如果他們無法完成自己的準備工作, 那么他們將永遠也學不到東西,這鐵定會斷送你自身的大好前程。
7.想要討好所有人
在某種情況下,幾乎人人都會犯這種錯誤,但是聰明人會立刻意識到,取悅所有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努力取悅所有人的結果是人人都不開心。聰明人知道,要變得有效,你必須鼓起勇氣發號施令,并作出你認為對的選擇(這些選擇并非適合所有人)。
8.扮演成受害者
新聞報道和我們的社交媒體信息不乏有關通過扮演成受害者而取得成功的人的報道。聰明人可能會嘗試一次,但他們會迅速意識到,這是一種操縱方式,而只要人們意識到這是一個游戲,任何好處都將戛然而止。然而,在這種策略中,只有真正聰明的人才能領會的更為微妙的一面是:為了扮演成受害者,你必須放棄自己的權力, 而且你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
9.嘗試改變他人
人們改變的唯一方式是通過欲望和改變自身的必要手段。然而,我們總是傾向于去改變那些不愿意改變的人,好像你堅定意志就會改變他們(對你同樣有效)。有些人甚至會積極地選擇那些有問題的人,并 認為他們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聰明人可能會犯一次錯,但之后會意識到,除了自己,他們永遠都無法改變任何人。相反,他們會圍著真誠、樂觀的人構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避開那些拖累他們的“問題人”。
譯 劉少宇校 李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