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最憋屈的莫過于,被提拔了但沒有實權;自己有能力,有才華,但沒死死地束縛著。
有一位讀者留言:
我現年36歲,男,28歲開始從事生產管理工作,在上一家公司服務了整整7年,職務是生產部經理,其中做過2年的采購主管。我對公司的福利待遇都很滿意,但是,因公司要遷移工廠到內地,我上有老下有下,不能跟著公司繼續發展,面對現實情況,我只能選擇辭職,重新尋找發展機會。
經上家公司的副總推薦,我找到了新工作,職位依然是生產經理,薪資跟上家公司一樣,只是福利沒有那么好而已。新公司是小型工廠,規模200多人,自然人獨資,我的直屬上司就是老板。
目前,已入職半年,我依然沒辦法適應老板的管理風格,多次動了辭職的念頭,但也很猶豫。老板是一個喜歡親力親為的老前輩,會事無巨細地關注管理上的細節;而且,生產部的幾個老員工,比如拉長和主管,都跟他走得很近,每次他來公司時,他都會公開找他們開秘密會議,顯得我就是一個外人,這對我的管理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有一些元老,很明顯地不服管,或者故意抬杠。
讓我更憂慮的是老板老舊的管理和保守的理念,整個16年訂單越來越少,我知道整個制造型都不樂觀,但多家同行都在轉型,進軍國際市場或者增加新的產品線。我跟老板談過很多次,但他沒有想要去突破的想法,認為風險太大。照這樣下去的話,我覺得公司沒什么發展前途,我應該盡早打算。我無意間在經理人看到你的文章,希望前輩能給我一些建議,感激不盡。
01
從你的文字中,不難發現,你的老板是典型的感覺型性格。感覺型的人,核心優勢是遵守規則、關注細節、小心謹慎;核心短板在于保守,創造性思維施展不開、不擅長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因此,他喜歡親力親為,在傳達命令的時候,他會教你這個怎么做,那個怎么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他希望你按照他的思路去執行——下屬很難有創新的自主空間,有職務但沒有實權,因此能力被老板束縛著,才華發揮不出來,干得沒勁,覺得憋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不然很容易走到死胡同。
感覺型的老板注重學歷和資歷,你有8年的生產管理經驗,這是老板看好的你的原因,從他給你的薪水跟上家公司一致,就可以看出來。因此,老板沒有把你當外人。
02
想贏得感覺型領導的信任,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打個比方,你手下的老員工,比如拉長和主管,他們就很得老板的信任,老板他們當成了心腹。
這說明了——只要假以時日,當你贏得了他的信賴,那么他反而會特別信任你。哪怕他遇到比你更牛的空降兵,也一樣更傾向于對你委以重任;或者,當你得到他的信任以后,他就想一直維系這種狀態,除非錯得離譜,不然,不會炒你魷魚。
只要公司基業常青,你就不用擔心丟掉飯碗,很穩定。
03
與感覺像的老板相對的是直覺型性格的老板。直覺型的老板不太看重學歷和資歷,甚至擔心資深的經理人,會以資深和權威自居,干不成事情。他們反倒欣賞敢想敢干,有創造力的年輕人。
在直覺型的老板手下做事,你會有很多自主權,甚至你的權力范圍可以超過你的職位。
當然,也有缺陷。比如,你是為公司打江山的元老,但是,面對新的競爭格局時,直覺型老板更傾向于對更年輕、更有活力的新人委以重任。因此,不同類型的老板具有不同的天然性格優勢,關鍵在于你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想要追求穩定,那么,不一定要在目前這家公司上班,但是,應該盡可能跟隨感覺型的老板;建議選擇規模大一點的公司。
如果你還想在中年拋灑荷爾蒙,想去搏一搏,那么你可以憑借七八年的生產管理經驗,跟直覺型的老板一起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