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煩惱:激進派和求穩派誰更擅長領導?
作為互聯網行業最知名的大會之一,近日舉行的微軟Build 2017大會,卻增加了與以往不同的“調味品”。除了新技術、智能硬件、系統、平臺之外,微軟CEO納德拉在大會上對科技帶給人類的社會影響表示擔憂,在現場向所有技術開發人員發出了警告——他花了大量時間來“勸說”程序員避免讓自己開發的程序控制自己,并擔心“反烏托邦社會”現象的發生。
最佳管理智囊檔案
姓名:康斯坦丁
個人簡介:本名王鯤,曾在多家IT知名企業就職,先后擔任過Tecomm副總以及多家知名企業特約顧問,科幻星系和科技新發現網站創建人,多家知名媒體特約IT評論員,國內知名科幻作者。目前已發表IT、影視、動漫、科普評論及科幻故事數千篇,以及發行出版有老康談IT互聯科技等系列叢書計數千萬字。 而與之不同的是,臉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在年度盛會F8上大談特談、輕松調侃虛擬社會的前景。甚至在此前,扎克伯格還秀出了人工智能管家——還是他自己親手寫的代碼。相比僅30歲出頭的“小扎”,納德拉這樣的“老年創業者”為何更擔憂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失控?
互聯網行業中激進派和求穩派的“分裂”
對于微軟、Facebook、谷歌、阿里、騰訊等“權力頗大”的互聯網巨頭來說,它們早已經定下了自己的發展基調。而發展基調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基于成立時間的長短、重點業務、高層個人行事風格等的不同,它們正在“分裂”。總的來看,這些互聯網巨頭主要是分為兩種——激進派和求穩派。
微軟就是典型的“求穩派”,雖然其一直也在不斷創新,比如將AI投入到每個產品和服務中、發布VR/AR設備控制器、推出智能音箱、將云計算平臺帶到全新高度的Azure Cosmos Database……但實質上,微軟更多的是將人工智能、VR/AR等變成輔助性的事物,去做更好且更易用的工具,而不是完全取代之前存在的工具。
而臉書、Snapchat、谷歌等,則是將激進進行到底。試圖將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術演繹到一個新境界,甚至想要取代人類的工作等。比如谷歌旗下橫掃棋壇的阿爾法狗、臉書欲用VR玩轉社交……被定義為“激進派”的它們,在創新之路上橫沖直撞。
“分裂”的原因:機會or穩定?
互聯網就像一個大熔爐,在這個大熔爐中可以看到種種奇思妙想,甚至有很多是對立的、矛盾的。比如在對待某一熱門事件上,吃瓜群眾就分裂為N個派別。根據個體三觀和獲知信息內幕程度的不同,在網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而互聯網巨頭因為旗下的產品和服務涉及到數億用戶,在選擇未來的發展之路上考慮地更多。
對于微軟這樣的“老年創業者”來說,它更在乎地是如何守住成功的“城池”。尤其是在手機業務完全潰敗之后,微軟更珍視手中的王牌:windows系統、office辦公軟件、云服務等。而它在人工智能、VR等層面的探索,基本上都是為了手中的王牌而服務。納德拉呼吁技術專家們去思考他們所建造的事物會對社會產生何等影響,其實也是出于保持目前科技行業現狀的考慮,希望能夠保持穩定態勢。畢竟在當下的科技行業中,微軟還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對于臉書等“年輕創業者”來說,它們更在乎“得到什么”。它們渴望的是在創新層面做出更大突破,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機會,并徹底打破老牌互聯網巨頭帶來的桎梏,尋找到真正的上升通道。對于它們而言,機會與顛覆比目前的盈利重要的多。
互聯網產品將有更多分化,“完善派”和“革新派”各自主導需求領域
其實,不論是“激進派”,還是“求穩派”,它們當下都在給數以億計、十億計的人們提供著影響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而基于它們發展基調的不同,未來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還將有著更多分化。某些是注重基礎,某些則是讓人們嘗鮮去觸碰未來。
從某個角度看,“求穩派”、“激進派”其實也是“完善派”、“革新派”。它們在各自擅長的互聯網細分行業,通過完善、革新等不同的手段,來主導著針對性的需求領域。對于大眾而言,在享受當下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等待被創新之光“閃瞎眼”即可。(科技新發現)
一周熱點
- 2022-09-019月份豆粕展望:大概率維持高位運行
- 2022-08-31中國大豆擴種見成效 USDA調低中方需求預期
- 2022-08-29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美國和歐洲玉米單產擔憂 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25豆粕緊張仍在持續
- 2022-08-232022年小麥市場供需分析
- 2022-08-23基差貿易助玉米貿易雙方實現共贏
- 2022-08-238月22日全國各地最新豆粕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2022-08-19南北港口流通回暖 玉米產量尚無定論
- 2022-08-18第八屆 "國際動物腸道生態與健康(中國)高端論壇"(第二輪通知)
- 2022-08-17關于召開第一屆生物飼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