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下游產業之—,汽車租賃行業是伴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成熟而開始蓬勃發展的。不過,經過多年成長,我國汽車租賃市場依舊充斥著包括企業融資困難、車輛更新慢、承租成本較高、行業利潤低、管理不到位、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整體成熟度還不夠。
汽車租賃市場前景可期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汽車租賃企業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整個行業呈現出勃勃生機,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市場開始向二三線城市發展,同時國外資本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以來,汽車租賃行業迎來了第二個發展的高峰,市場開始向規模化、品牌經營的方向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經過多年成長,我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9%;車隊數量則從2008年的10萬輛增至2013年36.9萬輛,復合增長30%。到2016年約為530億元。
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租賃市場滲透率依舊不高。所幸近年來在風險投資的熱捧下,國內大型租賃公司加快了跑馬圈地的速度,汽車租賃市場熱度再次回升。
按照當前發展勢頭,估計2017-2022年,汽車租賃行業的市場規模的年增長速度在20%左右。預計到2022年,我國汽車租賃行業的收入將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
汽車租賃市場存在問題
汽車租賃市場未能如愿爆發,源于在法律法規、運營模式、消費觀念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缺乏行業標準。我國汽車租賃業還沒有一套規范的操作體系和有效的保障制度。
其次,網絡信息平臺的缺乏。網絡信息平臺的缺乏,導致發展慢,效率低。在中國,企業之間缺乏信息交流,導致資源不能共享。直到2005年10月才有所解決,但是以目前發展形式來看,效果比較差。
第三,運營風險較高。包括租賃汽車被承租人非法倒賣、抵押;承租人拖欠租金;租賃車輛在承租人使用過程中被盜竊或者因進行不法活動被警方扣押;被迫代承租人繳納因違反交通法規的罰款。
第四,企業惡性競爭嚴重。我國汽車租賃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進入。在經營模式、服務網絡處于劣勢的情況下,許多汽車租賃公司進行惡性競爭。
第五,信息不對稱。在經營過程中,汽車租賃經營者與客戶之間存在比較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汽車租賃公司無法了解客戶的在信用、資產、收入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客戶受到個人專業知識的限制,無法了解租賃車輛的使用狀況、租賃合同的公平性等,導致客戶被迫簽訂霸王條款,招收損失。
第六,資金短缺問題。對于眾多租車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這與國內租車業跟相關行業、產業,尤其是汽車產業的融通不夠緊密有關。在國外,很多大的汽車生產制造企業都直接參與汽車租賃經營,汽車租賃是其銷售的主要手段。因此汽車制造企業對汽車租賃行業非常重視,一方面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賣給汽車租賃企業,并且承諾等租車達到一定時間后,汽車廠家將以一定價格,使汽車租賃企業在購車等方面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