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明明感覺很好,為什么又又又又又拿不到offer?
看到一篇文章說,高考是人生中最后一場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了……
小編表示有待商榷——難道進了大學就不用考試了?四六級就這么被無視了?
但說到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廣大高考考生們,你們將來勢必會迎來這么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面試。
為什么?
因為面試本身就是一件很“玄乎”的事啊!
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即使面試表現不錯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落選。在招的職位突然停止招聘了;能力、技術、專業什么都符合,唯獨薪資不符合;公司很“任性”,非985、211一概不考慮……你非要求個標準答案,對不起,沒有。
小編經常會在留言中看到這樣的問題:面試感覺不錯,為什么拿不到offer?什么意思?面試官說我表現得很好,但不適合他們公司!……
說實話,每當看到這類問題,小編總是很頭痛。因為我對你的面試情況一無所知,真的很難給出建議。沒等來通知,很可能是企業找到了在同等條件下比你更“便宜”的人。也有可能同等條件下,大齡未婚或者大齡已婚未育的女性就會被涮下去,這種“潛規則”,企業不會對你說實話。
面試不等于考察能力
面試并不意味著只是考察求職者的工作能力。51jobBBS網友“馬尋伯樂”認為:“人本身就會有高估自己的可能。答題的真實目的也許不是考察能力,而是看性格、EQ、團隊精神、創造力等。”
求職者在面試時,除了要表現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之外,還需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意識地控制。面試不是能力測驗,它是對求職者多方面的考察,尤其重視能力之外的品質,因為一般大公司對能力的測試在筆試時就能完成。一些如“自大、不合群”等被大多數公司所厭惡的負面素質一定要避免表露出來。
最優秀并不一定最合適,這點是最為關鍵的。
也許你是所有面試者中最優秀的那個,但你仍然沒有接到錄用通知。這也不奇怪,買車、買手機、買化妝品……甚至買個菜都要講求“性價比”,企業當然也追求人才的“性價比”。
另一方面,HR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考的是不涉及專業知識,而是通過問答來判斷你是否合適這個職位,比如說這個職位的人需要沉穩,那么你就不能太外向,如果這個職位的人需要有團隊合作,那么你就不能是能力超強。類似這樣,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是對的。”
因此,求職者在面試時要盡量表現出與職位有關的素質,通過面試告訴面試官: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內在品質,你都是最合適的人!
一周熱點
- 2021-12-14我國畜禽屠宰國際標準制定取得突破
- 2021-12-1412月1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3.99元/公斤
- 2021-12-14每噸玉米價格上漲26元,為何?其價格還會漲嗎?
- 2021-12-14玉米儲備:安全邊際和冗余
- 2021-12-14美國玉米市場價格下跌(2021年12月13日)
- 2021-12-14干旱天氣已經導致首季玉米作物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失
- 2021-12-14巴西2021/22年度大豆銷售率為30.4%
- 2021-12-14CBOT豆粕市場收盤下跌,因多頭獲利平倉拋售拖累
- 2021-12-14CBOT大豆期貨下跌,因基金拋盤和技術拋盤活躍
- 2021-12-14Secex:巴西12月前兩周大豆日均出口量為14.3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