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是德魯克1954年系統總結提出的管理學概念,到今天已經六十多年了,這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管理范疇,但絕大數的企業和人還沒越過這個門檻,也就是說絕大數的企業和人他們如無頭蒼蠅一樣的終其一生忙碌卻毫無成果,他們不是不努力,但都是低效的努力,分不清輕重的努力,無積累的努力,這樣的努力感動自己有余產生成果還早,不知道該同情還是該罵他蠢。
我遇到的目標管理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假目標問題。
表現形式卻是多樣的,歡迎對號入座。
1、知行不合一的目標:
大多數的企業和人不是不清楚方向在哪里,他們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也都沒有錯,我也相信他是真的有方向和目標,但非常遺憾這個目標只停留在思想和嘴上,行動上表現出的完全是另外一個方向和目標。比如很多年前的柯達和諾基亞,他們并不是蠢到了看不清未來趨勢的地步,恰恰相反,他們的目標和方向是正確的,但死在了行動上,看起來是行動慢實質是心里貪,目標很遠但眼前的利益唾手可得,家里的壇壇罐罐一個也舍不得放下,最后拖累死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自以為死在了邁向東方綠洲的路上,實際上他們卻是死在了向西的沙漠中,我們不舍得的太多,想得到的太多,最終什么也沒得到。為什么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因為偏執狂比任何人更執著于目標,他們是知行合一的;為什么SB更容易成功,因為SB心思單純認準了就干,不管別的了。真是可憐我們這些聰明人了!
2、不孤注一擲的目標:
第一個問題可以說是假目標,這個問題是對目標的態度了,本質還是你心里是不是真樹立了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真目標值得你為他死,還有別的什么會是障礙嗎?“朝聞道夕死可也”多豪邁,這就是最好的寫照。但絕大部分企業和人會認為這樣的想法太極端,應該合理安排籌劃,這樣如果干不成了還不至于太慘,有這樣想法就不應該有偉大的目標,過好小日子即可,偉大的目標必然有慘烈的付出,不容在思想、資源、行動上給自己留下一絲余地,正確的想法是向著目標,拿出范弗里特彈藥量,一口氣打完,失敗了再來一遍。不能孤注一擲的目標成功的概率不會太高,不逼一下自己的目標更不是好目標,待在舒適區太久了即使有一天走了出來,還是會忍不住回頭望。
3、無信仰的目標:
不對你的目標產生信仰一般的堅貞情感,目標還是虛假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沒有信仰的目標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經常變動的目標,永遠無法完成的目標,紙上分數字的目標,孤軍奮戰的目標,困難比辦法多的目標,和現在無法產生關聯的目標…等等,沒有信仰,沒有敬畏,沒有喜悅,這樣的目標就是一塊遮羞布,用完了誰也不會還帶在身上。那些成功的企業和人,不管大小老少,他們都具有這樣堅毅的目標信仰特質,并傳染和感召了一批同樣的人在周圍,這樣的企業和人是有溫度和能量的,想不干成點事都難。
企業和人的成功其實不難,只要抓住一點即可,關鍵是我們聰明的以為可以抓住很多,最終卻兩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