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下屬這件事,你真的做對了嗎?
領導親自做出示范,用具體明確的語言發出指示,注意觀察員工的行為,做好了就給予表揚——這正是行為科學管理的理論。
到了現代社會,尤其是對于出生于寬松時代的年輕員工,更是不表揚就不能成長。
作為領導,你真的會表揚嗎?
01 “表揚”是管理者的最大武器
以前,我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結果。
對上司提問“你按照怎樣的頻度表揚部下”時,上司的回答為“1天2次”。
但是,問其部下“你被上司表揚的頻度是多少”時,部下的回答是“1月2次”。
希望擁有部下的你,首先要注意到自己和部下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差距有多大。
你理解的“我表揚了”,可能20次中只有1次傳遞給了部下。
上司之所以這樣“不善于表揚”,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怎么被表揚過。
在現在的主管這一代以前的年代,都認為“說好聽的話不利于人才成長”,他們是通過嚴厲的批評培養起來的。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是在家長和老師的表揚中長大的,因此他們感受不到主管“有節制”的表揚。
主管自己認為有表揚意義的激勵和鼓勵,甚至會被部下理解為被科長訓斥了。
因此,你需要使用直接而且容易理解的詞匯表揚他們。“對這種事情很難為情,做不好”是不行的。
對部下坦率地進行表揚,不是對部下使用恭維或奉承的詞匯,而是為了讓部下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讓部下得到成長。請牢記這一點。
為此,在部下有了好的行為時,迅速進行表揚很重要。
過后再表揚“剛才你做得很好呀”,部下會很難理解到底是哪個行動做得好。請盡量在60秒以內對部下給予表揚。
另外,行為科學管理不是對結果而是對行為進行表揚。
因為好行為持續下去,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應該表揚的是行為本身。
當然,有時也需要批評。部下做錯了的時候,對他提出批評是上司的重要工作。
但是,如果不表揚只是批評的話,部下的行為就不會向正確的方向改變。
行為科學管理中,有一個“四比一法則”。四次表揚一次批評的比例最恰當。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一代,抗壓能力比較弱,一件小事就能讓他們萎靡不振。
批評的時候也和表揚一樣,要著眼于行為,不是批評“人”本身,而是批評不好的行為。
任何結果都是行為的累積所帶來的。如果結果不好,就一定是因為重復進行了會帶來這種結果的行為。
應該和部下一起思考,幫助部下找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通過這樣做,就能夠把應該糾正的地方加以明確,使部下正確行動。
表揚的時候夸張點兒剛剛好;批評的時候欠缺點兒剛剛好。
02 “表揚失敗”是絕招
現在,在工作現場問主管有哪些煩惱時,通常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怎么批評部下”。
“只是提醒了他一下,就哭起來了。”
“在大家面前批評,就說我是職權欺凌。”
“對他進行了嚴格指導后,第二天就不到公司來了。”
從主管角度看,不能理解的事情經常發生,主管開始害怕批評部下。
不過,對這種現狀嘆息無濟于事。應該把它理解成一次機會,可以借此對蔓延于日本企業、不正確的“毅力主義”進行糾正。
前面說過在行為科學管理中有一個“四比一法則”,今后,需要提高表揚的比例。
某服飾公司開始了一種新的嘗試,就是“表揚員工的失敗”。本來應該批評的事情反過來進行表揚。
前幾天,銷售部年輕員工小A的失敗就受到上司的表揚。
小A從交易商那里訂貨時發生了錯誤,某種受歡迎的產品在該進貨的那天沒有到貨。
交易商來電話指出了這件事后,小A馬上向上司進行了匯報,請求上司指示如何應對。
這時,上司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小A,你能馬上來匯報,這很了不起。”
實際上,這個公司以前也發生過多起同樣的錯誤。
當時,負責這件事的員工沒有給上司匯報,而是幼稚拙劣地搪塞交易商,因而發展成了大問題。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
調查了原因,原來是負責這個業務的人“想逃避上司的斥責”的想法非常強烈。
這個公司本來就經常有上司對部下大發雷霆的情況,年輕員工對這種文化很難接受。
據此,該公司就產生了“如果斥責會使問題變得更大,就要停止斥責”的認識。
因為采取了某種行動才失敗,如果對于失敗使勁訓斥的話,員工就會將“不失敗”作為最優先選項。
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容易轉向“盡量不行動”。
從事汽車保險銷售的B公司,受年輕人開始不喜歡汽車的影響,正在為提高銷售業績而苦惱。
特別是C主管率領的銷售團隊,不但沒能夠開拓出新的顧客,原有的優良顧客也被競爭對手拉走了,遇到了雙重失敗。
對于拿不到合同的部下,C主管不斷地斥責。
但是,部下非但沒有因為斥責而變得積極,反而失去了挑戰精神,不再提出銷售建議,業績越來越差,陷入了惡性循環。
究其原因,如果部下做了各種嘗試,而失去合同,就會受到斥責:“就是因為你做了那樣的事才會失敗。”這種場面能想象得出來。
如此,部下就會考慮“按主管指示的去做,但是沒有拿到合同”,最后的結果還可能好一些。
這樣,就無法走出傳統的銷售模式,提高業績。
上司會認為自己訓斥部下“沒有惡意”。但是,過分的訓斥,會招致部下掩蓋問題,使部下的行動能力下降。
為了不讓部下重復失敗,對其進行指導是必要的。但是,為此也不能光靠“斥責”這一種手法。
重要的是,只要部下將失敗作為一次好的經驗教訓來吸取,下次就能產生好的結果。
為了這個目的,最好也采用“表揚失敗”這一做法。
“斥責是為了部下”的想法也許與掩蓋失敗聯系在一起。
03 成為“不生氣上司”的方法
在“優先進行表揚”的前提下,有的時候也必須要對部下進行批評。
說到部下,現在不光有正式員工,還有打工和兼職等各種用工形式。他們的積極程度和責任感也都不太相同。
為了在朋友圈有人點贊,有的年輕人將工作中的惡作劇發到網上去。
如果不對這種行為提出批評,就會產生很不好的后果。對部下的錯誤行為提出批評,也是主管很重要的工作。
但是,不管出現了什么情況,批評時也不能生氣。
生氣只不過是感情的爆發。上司如果讓感情爆發的話,部下就會萎縮,什么也做不成,就連挽回失敗的補救行為也做不到。
聽說就連警察學?,F在也導入了“不生氣管理”。由此可見,生氣是一種多么不適用于職場的感情。
話是這樣說,但是,當部下做了你不喜歡的行為時,你很難冷靜地批評。
你自己會“感覺到心煩”,也就有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真正考慮到部下的成長,就不能感情用事,應該將正確的行為方式教給他。
要想成為不爆發感情的冷靜上司,平常就要注意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
有可能你既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能控制自己,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了解自己。
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在我們人類的頭腦中,一天內會流過7萬次和眼前現實無關的詞匯,這些詞匯基本上都是消極的內容。
“最近業績沒有增長啊。”
“總感覺很煩。”
“擔心醫院的檢查結果。”
“即使這樣,不愉快的事情還是很多。”
“有一種很討厭的預感。”
這些詞匯即使意識不到,也會在腦子里不停流過,因此,無論如何會把你的思路拉到負面方向。
這些內容都是和眼前的事情無關的胡思亂想,但是會和現實混為一談。
這種現象的專業術語叫作“認識扭曲”,首先你要理解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平常就處于這樣的狀況中。
你在剛就業的時候,應該有過被上司斥責的經歷:“為什么你要讓我發這么大的脾氣呢?”因而完全失去干勁……
這種時候,上司不是想對你態度差,很可能只是他的認識扭曲了,把你想象的比實際情況差得多。
一般發很大脾氣的人都是因為一些不需要生氣的事情而生氣。
如果不加注意的話,你對于部下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只要是容易認識扭曲的人類,就會產生出很“煩心”的情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問題在于,在這個階段,是回到現實,還是進一步使認識扭曲,讓憤怒的情緒爆發出來。
現在已經知道的是,憤怒的感情實際上30秒就能夠平息。感情爆發的人都是從“煩心”開始30秒以內爆發的。
為了讓這30秒過去,確定一個你自己獨有的“送給自己的信號”吧。比如,“右手握住左手的拳”“揪耳垂”“深呼吸”等,什么都可以。
為了將自己從幻想世界拉回到現實,求助于自己身體的方法很重要。
通過確定自己的身體信號,形成能將意識拉回到現實的習慣。
感到煩心的你只是一個“冒牌貨”。30秒就能恢復到真正的自己。
04 讓“只用錢推不動的一代”動起來
現在,很多企業在導入“感謝卡”的做法。
日本航空、YAMATO運輸、P&G、Oriental Land等有名的大企業都在積極地導入“感謝卡”,并將導入成果公布于眾。
感謝卡就是“寫有感謝言詞的卡片”。
目的是讓包括上司、部下在內的員工交換感謝的心情,或者從顧客那里得到的各種表揚詞,以此保持員工對于工作的積極動力。
我現在也會在演講會的最后請聽講者寫留言。
在很多人參加的演講會上開始演講之前,我會感到緊張,總有想逃回來的想法。
但是,如果有人對我說“今天來了真的太好了”這樣一句話,就有信心站在演講臺上了。
如果你需要管理部下的話,請將感謝卡好好地用起來。這是因為在今后的時代里感謝卡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武器。
前幾天,我在某個大型零部件廠家對新來的員工進行了培訓。當天的題目是“自我管理”。
在年輕勞動人口急劇減少的時代,不希望因為一些不足掛齒的事情使優秀的年輕人灰心。
我在那里談了“如何給自己獎賞很重要嗎?”的話題。在休息時有幾位新員工向我提問題了。
“說到獎賞,沒有特別想要的東西怎么辦?”
原來他們是這樣的啊。我深切感受到現在的年輕人和我們那一代是不同的。
我在年輕的時候,想比別人多賺錢,想比別人車更好,想比別人穿更好的衣服,想比別人受歡迎……不斷地會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現在的年輕人認為只要有能生活的錢就足夠了。
但是盡管這么說,他們并不是滿足于過下等生活,或是甘愿放棄人生。
這個零部件公司是上市公司,這些年輕人都是畢業于名牌大學的精英,就是這些人認為“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為了能讓這一代人自發地動起來,作為管理人員應該怎么做好呢?
說起來,因為他們對金錢沒多大興趣,所以“再進一步努力會增加工資”“再進一步努力可以升職”這一類的激勵方法對他們不太適用。
“再進一步努力就會得到認可”的說法聽起來和上面的說法差不多,但不要忘記他們是希望現在的自己能夠得到認可。
不管對多么小的事情,比如像“笑臉真好”“打招呼心情好”“電話的拿法很好”“率先去做了大家都討厭的事情”......
如果管理人員對這些進行了表揚,表達了感謝,部下就會再去做“下一步”。
這個時候,使用感謝卡的好處是拿到卡后,就要考慮“所寫的內容”,不是因為“他做了好的事情,要感謝一下他”。
而是立足于“他應該正在做某種我應該感謝的事情”這樣一個前提,由此自然看部下的眼光也會隨之改變。
感謝還有一個優點是幾乎不用花錢。
感謝卡可以從外面購買,也可以手工制作。如果是使用廢紙的話,一分錢都不用花。
如果這樣可以讓部下提高積極性的話,管理人員簡直就像在印鈔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讓“用錢推不動的一代”動起來是很難的。
但是,管理人員只要有一個想法,就能夠讓他們動起來,也可以說管理人員是很幸運的。
有趣的時代到來了,將感謝卡好好用起來吧。
讓“用金錢推不動的一代”動起來的是零成本的感謝卡。
一周熱點
- 2023-06-16新的糧食巨頭即將誕生!邦吉斥資82億美元收購維特拉
- 2023-06-15貴州大學宋寶安校長一行蒞臨?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視察指導
- 2023-06-14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2023-06-14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推薦第四屆全國飼料評審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的通知
- 2023-06-14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推薦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專家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的通知
- 2023-06-14關于公布2023年第二批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
- 2023-06-13美國農業部2023年6月糧油供需預測報告
- 2023-06-13全球糧商格局生變!邦吉并購維特拉即將敲定
- 2023-06-13首發!新希望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鄉村振興糧食專列開行
- 2023-06-13豬價超兩月低于15元每公斤 養殖行業除了降本還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