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體表出血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3-01-01
癥狀: 此病呈慢性經過。病牛精神一般,食欲、反芻(倒嚼)尚好,體溫、脈搏、呼吸及大、小便亦無明顯變化。僅見其頸部、胸腹部和四肢皮膚先出現黃豆大或小蠶豆大的突起,繼而破潰出血,時流時止,并留下少數索狀血跡,勞役后癥狀略有加重。10月份以后癥狀逐漸減輕或消失,次年再度復發。病牛逐漸消瘦,使役能力減退。
診斷: 根據結節發生的季節性,突然出現的出血性結節,和在出血過程中檢查到蟲卵或孵化出的幼蟲,即可作出診斷。應注意與牛皮蠅蚴所形成的結節相區別,后者的結節在皮下持續時間甚久,可從結節的小孔內擠出皮蠅蚴。根據此病的發病特點、臨床癥狀,認為此病系牛副絲蟲病。
預防: 增加維生素C的含量
病因: 牛渾身出血病,臨床報道不多見,多見于黃牛,水牛少見,均為勞役牛,發病呈零星性,發病率很低,尚未見死亡。發病時間一般在5~7月。
治療: 此病系牛維生素C缺乏癥,即壞血病。采用5%維生素C注射液20毫升 1次靜注,每日1次;同時以鮮松針(松毛)500克,切碎、煎水(不煮沸)內服,每日2次。
上一篇 | 暫無
下一篇 | 怎樣治療肉雞慢性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