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能改造蚊子嗎?
提起蚊子,人們都恨之入骨,因為它們不但吸血,還是瘧疾等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最近,德國科學家在蚊子身上發現一些可影響其體內瘧原蟲生長的基因,人們有望通過用基因改造蚊子的方法來消除瘧疾。
蚊子其實很無辜
瘧疾的病原是瘧原蟲,經由瘧蚊進行傳播,瘧原蟲的生活史中包含了人及蚊兩種宿主。事實上,瘧蚊只是替罪羊,它提供瘧原蟲舒適的發育環境,也提供瘧原蟲進入其他動物體內的機會。瘧蚊從來不知道自己身上攜帶了致命的不速之客,它們也不希望瘧疾在自己身上蔓延,因為除了被瘧原蟲吸收養分之外,蚊子還被人們無情地追打。但是,無論蚊子怎么無辜,它還是因為傳播瘧疾等多種疾病而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害蟲之一。
用基因改造蚊子
如果能讓瘧蚊洗心革面,不再助紂為虐,那該有多好!利用分子生物技術,科學家們也許可以讓蚊子在叮咬其他動物前,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統,摧毀其體內的瘧原蟲。
科學家曾經花了6年時間去解讀瘧原蟲和瘧蚊的基因序列,終于在2002年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當時科學家就指出,要消滅蚊子傳播瘧原蟲的致病方式,必須從蚊子本身的免疫基因入手。
最近,德國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克里斯塔菲德博士與其研究團隊才真正認清了蚊子體內的免疫基因,這些基因可影響瘧原蟲在蚊子體內的生存。舉例來說,當科學家們剔除瘧蚊的CTL4基因后,蚊子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如大夢初醒般地對體內瘧原蟲進行掃蕩,97%的瘧原蟲會被殲滅。不過,另一個名為LRIM1的基因則有著相反的作用,當這一基因被剔除后,瘧原蟲不但不會被毀滅,反而能在蚊子體內快速繁殖。換句話說,LRIM1基因與CTL4基因在蚊子體內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因此,在藥物的研發上,只要能打破二者的平衡,就有可能殺死瘧原蟲。
改造后果引起爭議
除了藥物研發之外,科學家對蚊子的改造有著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制造”更多改變基因的變種蚊子,并將這些“改邪歸正”的蚊子釋放到野生環境中,借助種族或繁殖優勢取代現有品種,消除傳播疾病的威脅。不過,科學家對這個計劃仍有爭議。比如,基因改造后的蚊子是否能在野生環境中存活良好呢?與野生蚊子交配后是否能產下無害的后代呢?或這些蚊子能不能從此不孕?更有人擔心,基因改造動物會不會傳播另一種未知的疾病呢?
雖然讓瘧蚊“改邪歸正”實行起來比較困難,但比起將蚊子趕盡殺絕,也許這個方法真能一勞永逸地為蚊子除去罪惡的枷鎖,而讓蚊子成為生態鏈中一個正常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