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質理的提高,對自已的生存環境及飲食衛生要求也在提高。然而,環境和食品不斷受到污染:農藥在植物中的殘留;工業廢水污染物在水產品中的殘留;獸藥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殘留……這些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本方試就獸藥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殘留危害問題做一簡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1 違禁藥物和未被批準使用的藥物及其危害
這類藥物如甾體激素,β-興奮劑,甲狀腺抑制劑,玉米赤霉醇和鎮靜藥物等。
1.1 鹽酸克倫特羅(β-興奮劑)。國家明文規定不允許作添加劑使用。但是,不法商人為了謀取暴利,在飼料中添加以促生長提高瘦肉率,在豬肝中殘留為最,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擾括激素平衡,引起人體中毒。表現為必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癥狀。
1.2 已烯雌酚。[/b]用于不明顯發展,在養殖中具有通過蛋白質同化作用提高食欲的功效,被用來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畜畜禽生長。農業部已明確規定不允許使用,但目前較多水產養殖戶用于鱔魚養殖,其潛在危害是擾亂激素平衡,導致女童性早熟,男性女性化,誘發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
2 懷疑有“三致”作用的藥物和人畜共用的抗菌藥物及其危害
所謂“三致”,即指:致癌、致畸、致突變。這類藥物如磺胺類、硝基呋唑類、喹惡啉類、四環素類、氨基糖甙類和β-內酰胺類等。尤其是將該類藥物作飼料添加劑使用,危害更大。
2.1 呋喃唑酮連續長期應用,能引起出血綜合征。如不執行停藥期的規定,在雞肝、豬肝、雞肉中有殘留,其潛在危害是誘發基因變異和致癌性。
2.2 磺胺類。其殘留能破環人的造血系統,造成溶血性貧血癥,粒血胞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等。在治療奶牛乳房炎時如未執行棄乳期規定,過敏反應病人中,輕者引起皮膚瘙癢和蕁麻癥,重者引起血管性水腫,嚴重的過敏病人甚至出現死亡。
2.3 喹乙醇。
在飼料中添加飼料可促進畜禽生長。因其效果好,價格便宜,飼料廠普遍使用。飼料標簽規定:宰前半月停止使用。其殘留的潛在危害:它是一種基因毒劑,生殖腺誘變劑,有致突變、致畸和致癌性。
2.4 氯霉素。其殘留的潛在危害是氯霉素對骨髓造血機能有抑制用,可引起人的粒細胞缺乏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對人產生致死效應。
3 其它
主要包括允許使用的獸藥品種,但未遵守休藥期規定。
3.1 土霉素。如未執行停藥期規定,殘留使人體產生耐藥性,影響抗生素對人體的治療,并易產生人體過敏反應。
3.2 硫酸慶大霉素。長期或超量就用可引起尿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