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1日電(葉國寶 林崢嶸)"巨耳撲棱可招風,皺紋緊湊畫八卦,腰板低凹走丘陵,額尾四肢賽白雪。"這是人們對閩北花豬的形象描繪。據專家調查,閩北花豬如今全球僅為順昌縣所獨有,在順昌"閩北花豬保種場"存欄的300多頭閩北花豬中,目前能繁殖后代的種母豬只有14頭,種公豬僅存3頭。
18日上午,順昌縣畜牧水產局副局長毛達著、高級獸醫師楊翠娟等人,又一次前往埔上鎮口前村"閩北花豬保種場"。自去年3月辦場以來,平均每周一次,他們都要到實地開展保種擴群、提純復壯工作,以確保兩年內從新產的閩北花豬中篩選出合格的種豬。
曾經分布在閩江上游15個縣(市、區)的閩北花豬,耐粗食,抗病性強,繁殖力高,適應陰冷潮濕的氣候條件,但長速慢,體型小,價格比差。順昌縣高陽鄉花橋村養殖大戶葉水金飼養閩北花豬長達26年,前年豬價下跌,他一下就宰殺了兩頭種公豬。
順昌縣每年豬的出欄數約9萬頭。隨著太湖母豬和杜洛克、長白等瘦肉型豬的大舉引進,閩北花豬不斷銳減。前年10月,福建省農業廳組織專家普查后撰寫的《福建省畜禽品種資源及保護規劃》,將中國地方豬種之一的閩北花豬列為"瀕危滅絕的品種"。一年多來,同類的福州黑豬、平潭黑豬和福安花豬都已經消失,全省只剩閩北花豬和官莊花豬。
長期追蹤閩北花豬的毛達著介紹,生物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滅絕,再想拿出500萬元乃至5000萬元,屆時也無種可保。"未來畜牧業的競爭,就是品種資源的競爭。"閩北花豬肉嫩味鮮,正如喜好土雞土鴨一樣,適應了不少顧客消費的需求趨勢。在保留優點的基礎上,提高閩北花豬的長速、瘦肉率和屠宰率,其市場開發價值潛力巨大。但"閩北花豬保種場"的300多頭閩北花豬,一年經費缺口不小,挑起市場開發擔子頗為吃力。盡管困難不少,南平市畜牧水產局局長陳美瓊說:"對野生動物我們都想方設法保護,何況家養的種質資源?否則,我們這代人既愧對祖先,也愧對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