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國內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行情,不少農戶對養豬失去了信心。而今春生豬收購價的漲幅超過了飼糧價格的漲幅,補欄早的養豬戶獲得了較高收益。據統計,扣除糧價上漲因素,今春農
戶出
售一頭育肥豬可凈賺一二百元甚至更多。高效益極大地刺激了農戶的養豬熱情,這從苗豬的價格變動中可窺一斑。在經過連續數月的上漲后,苗豬價格在今年2月中旬達7.64元/公斤,3月中旬更是攀升至9.11元/公斤,而4月中旬又創新高,達9.26元/公斤。盡管苗豬價格節節攀升,但各地養豬戶的補欄熱情不減。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再進行生豬養殖利潤空間很小,后期會有虧本的可能。這種分析基于以下原因。首先,今春生豬收購價居高有其特定的背景。上市豬源減少固然是生豬收購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禽流感的發生造成禽肉產品消費大幅下降,居民轉而消費豬肉產品才是造成生豬收購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隨著禽流感影響的消退,家禽生產逐漸恢復,物美價廉的禽肉制品必將沖擊豬肉市場,再加上水產品價格保持相對低位,屆時生豬價格必將難以繼續保持高位。其次,畜牧專家經過長期的調查分析,認為豬糧比價在5.5為養豬的盈虧平衡點。4月中旬,我省生豬的平均收購價為8.25元/公斤,同期玉米的市場價為1.46元/公斤,豬糧比價為5.65。由于糧食緊缺,有關專家預計,后期玉米價格仍將繼續攀升,而已處于高位的生豬收購價的漲幅要跟上玉米價格的漲幅勢必會很困難。目前,補欄的生豬要達到上市規格起碼需要4個月的時間,4個月后豬糧比價能否保持在5.5以上并不明朗。退一步講,即使屆時豬糧比價仍在5.5以上,由于過高的苗豬價格已奪去了生豬養殖的部分利潤空間,養豬要獲得目前的高效益十分困難,到時甚至可能出現“賣高價豬,虧大本錢”的局面。第三,目前苗豬異常緊俏,價格居高,一些不法豬販利用部分養豬戶急于補欄的心理販銷劣質苗豬,鑒別力不強的養殖戶購買后極易造成生產失敗,導致虧本。畜牧專家提醒廣大養豬戶,當前進行生豬養殖一定要理智,千萬不能盲目跟風,應適度控制飼養規模,做好成本核算;在購買苗豬時一定要注意鑒別,避免花高價錢買劣質豬;在決定養殖品種時仍應堅持選擇三元雜交瘦肉型豬,并科學飼養,力爭提高生豬品質,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