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電雖然中東歐和地中海的愛沙尼亞、波蘭等10國正式加入歐盟只有一個月,但歐盟擴大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已初見端倪。國內一些外貿企業由此發出感慨,歐盟擴大后門戶是寬了,但準入的門檻也更高了。
歐盟是一個經濟一體化程度相當高的國家聯盟,實行統一的對外貿易政策,10個新成員國入盟后,歐盟“共同貿易政策”的適用范圍也自動延伸到這些國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這10國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地區,此次擴大必將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帶來一定沖擊,主要體現在關稅配額、反傾銷措施、技術標準、原有的雙邊互惠貿易協議失效等四個方面。
一、歐盟已經從15個成員國擴大為25個成員國,但歐盟對我國農產品的進口配額目前并沒有隨著歐盟的擴大而增加,這意味著我國實際上減少了原來對中東歐10國的農產品出口部分。新入盟的10個成員國在入盟之前對我國蜂蜜、蘑菇罐頭和大蒜等農產品并沒有配額數量限制,入盟后配額限制也隨之擴大。另外,由于10個新成員國必須采取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這些國家將調高稻米、蔗糖、谷類、大蒜、香菇、乳制品和牛肉等農產品的進口關稅。舉例而言,波羅的海三國對農產品進口一直實行零關稅,加入歐盟后關稅上升,這將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利益減損。
二、大部分新成員國在入盟之前對中國有些產品并無反傾銷措施,可是加盟后這些國家都引入了歐盟現行的對中國某些農產品的反傾銷措施,中國有些產品在出口新成員國時也要交納同樣的反傾銷稅,這勢必會加大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甚至會導致一些中國產品被迫退出中東歐市場。我國企業今后在歐盟遭遇反傾銷指控的幾率也會提高。舉例而言,歐盟為保護區域內國家的罐裝柑橘罐頭生產企業,從今年5月份開始對我國出口到該地區的柑橘罐頭實施配額管理。如果我柑橘罐頭企業對歐盟出口超出配額,每噸要多繳301歐元的關稅。而目前我出口到歐洲的柑橘罐頭每噸為4000人民幣,多繳的關稅會使罐頭成本增加近四分之三。
三、歐盟的技術標準紛繁復雜,幾乎涉及到所有的進口產品,而新入盟的10個成員國以往在技術標準等方面的要求相對寬松,但入盟后也開始采用歐盟標準,這無疑加大了我國農產品進入這些國家的難度。例如, 歐盟從今年起正式禁止含有化學活性物質的320種農藥在歐盟境內銷售,其中涉及我國正在生產、使用和銷售的農藥產品有62種。這些農藥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我國水果、茶葉、蔬菜和谷物等的生產中,歐盟的農藥禁令將擋住我國使用上述農藥的蔬菜、花生、蜂蜜和茶葉等農產品進入新入盟10國。
四、歐盟擴大后,我國此前與新入盟的10國簽署的有雙邊互惠性質的貿易協議失去效力,這也會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一些不利影響。10個新成員國在加入歐盟的開始階段可享受相當于歐盟原有成員國25%左右的農業補貼,并在7年內逐步增加到原成員國的水平。巨額的補貼必將極大地增強這些國家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削弱其它國家和地區產品的直接競爭力。更值得關注的是,中東歐國家入盟后為了自身利益,可能會推動擴大后的歐盟對來自非成員國的進口產品設置更多的障礙,中國農產品出口很可能會因此受到很大損失。
當然,歐盟擴大給中國農產品企業帶來絕不僅僅是影響和沖擊,如果我國企業處理得當,同樣也會獲得更多新的商機和便利條件。例如,有商家反映,歐盟擴大能夠減少很多煩瑣的環節。比如簽證,原來到歐盟和東歐需要不同的簽證,現在可以一站式到達歐盟,也包括擴大后的一些東歐國家。這有利于我商家拜訪客戶,了解和開發新的市場銷路。還有許多企業認為,新入盟的10個成員國使用10種不同的語言,原先的翻譯成本較高。入盟后這些國家將增加對英語等通用語言的使用范圍,這不僅有助于我國企業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文件條文和貿易溝通,也增加了中國企業進入這些市場的機會。另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成員對第三方實行的關稅與其它貿易規定總體上不得高于或嚴于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建立之前的水平。這表明,如果歐盟擴大對中國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的話,中國有權要求歐盟進行補償。最近歐盟也做出保證,將增加對我國一些農產品的進口配額,如歐盟已決定增加對中國大蒜和蘑菇罐頭的進口配額。因此,從長遠來看,擴大后的歐盟對于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關鍵在于我企業能否掌握歐盟的貿易規則,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