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首批發放了玉米出口配額140萬噸,截止4月份共出口玉米110.64萬噸,因糧食年度為4月至3月,其中含有部分玉米為上年結轉計劃今年執行,今年實際出口玉米近60萬噸。
目前,由于出口配額和價格問題,玉米出口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周二,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收盤大幅上漲,7月玉米合約收高20美分,報每蒲式耳324美分,出現漲停。按此計算,美國玉米到韓國cnf價約180美元/噸,較上周價格163美元/噸,大幅上漲了17美元/噸。這樣使得中國玉米出口又出現了商機,具體情況現jci分析如下:
首先,美國玉米大漲,中國玉米略顯競爭力。上周美國玉米韓國cnf價163美元/噸,中國玉米韓國cnf價157美元/噸,中美玉米價差為6美元/噸。目前大連港中等玉米平倉價1280-1290元/噸,另加港雜費約50元/噸,海運費9-10美元/噸,這樣韓國cnf價約170美元/噸;中美玉米價差已經由6美元/噸,擴大為10美元/噸左右。
其次,中國出口玉米前期倒掛現象將得以扭轉。上周中國出口玉米韓國cnf價157美元/噸,相對fob報價只有147美元/噸,折合人民幣約為1220元/噸。然而,上周大連港玉米價格1300元/噸,加上港雜費,最低成本價已達到1350元/噸(未計利潤、質量價差),這樣國內出口玉米將每噸虧損50元。當然,這也是前期中國出口玉米出現停滯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中國玉米出口報價有望適度提高,國內玉米價格將有所提振。目前,按大連港玉米價格1280-1290元/噸計算,成本價fob報價約為161美元/噸。與上周價格相比,每噸價格提高了14美元左右,韓國cnf價約為170美元/噸,與美國玉米韓國cnf價相比,每噸價格仍然相差約10美元。
總之,由于cbot玉米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美國出口玉米價格也將相應提高,使得中國玉米出口再現商機。雖然,上述計算成本價格尚未加入合理利潤部分,但中美玉米價差仍有10美元/噸左右,且東南亞周邊中國玉米傳統進口國,目前仍然期待價格較為便宜、運輸方便的中國非轉基因玉米。何況,玉米出口還可獲得13%的增值稅退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