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8日電 河南省農調隊統計顯示,2003年河南省共施用化肥46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2%。盡管幅度不大,卻是歷史上第一次減少,這顯示出河南農民"綠色農業"生產意識不斷增強。
據了解,去年河南農民用肥結構呈"一降一增":傳統的氮、磷肥分別比上年下降2.1%和2.3%,而對農產品污染較小的復合肥、微量元素、專用肥料比上年增加6.3%。
據了解,我國年化肥施用量已達4100多萬噸,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化肥消費大國。化肥的使用,有力地推動了農作物增產,但過量、不均衡施肥不僅降低農產品品質,還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河南省農業廳土肥站一項調查表明,目前全省每年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農作物吸收,三分之一進入大氣,三分之一沉留在土壤中。化肥消費"第一大國"農民不會施肥、過量施肥,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化肥施用,看似簡單,實際涉及測土、配肥、精量施肥等多個技術環節。為了讓農民科學施肥、節約用肥,受“傻瓜相機"原理啟發,河南省土肥部門近年來推出了"傻瓜施肥技術”。所謂"傻瓜技術",就是農技人員根據不同作物的營養需要及不同土壤的養分含量,為農民配置精量"專用肥";農民按操作規程,把"專用肥"往地里一撒,就能收到增產效果。
目前,河南省土肥部門在全省已建立起128個連鎖土肥測配站,所轄的村級推廣網點達到7400多個。"專用肥"在河南推廣面積已達750萬畝,每年為農民節支增效近億元。
河南省肥料專家鄭義說:“目前化肥投入已占河南農民農業生產投入的一半,通過科學平衡施肥減少化肥用量,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