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麥海在隆隆的機聲中不幾天就消失了。一望無垠的田野,到處燃起熊熊烈火。那火勢在傍晚映紅了半個天空,那濃濃的煙霧,不但污染了大氣,而且還使天空中能見度降低,直接影響飛機的起降,并給飛機的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于是,一片討罰之聲直接對準了農民,其實農民心里也很冤屈,焚燒麥秸豈全是我們農民的錯?
5月26日,筆者在河南省社旗縣郝寨鎮采訪。據了解,該鎮有30%的農戶在今年的麥收中部分使用了大型聯合收割機。一些聯合收割機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麥茬都在40厘米左右,地面上還有一層麥糠,這種地如果不經過滅茬處理,就根本不能播種。在該鎮石橋村一位正在焚燒麥秸的許某告訴筆者:他是經銷糧食的個體戶,生意忙,他年年都用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年年都要焚燒麥秸,而經過焚燒的麥地,播種的秋莊稼,長勢明顯不如沒有焚燒的麥地,特別是播種的芝麻和沒有經過焚燒的麥地里的芝麻相比能差一節子。許某明明知道焚燒麥秸后對秋莊稼生長不利,但他年年還得焚燒,因為他實在沒有時間和力氣來處理留在地里的麥茬。
該鎮石橋村粉房莊村小組的農民趙天來說:他年年都種有近10畝小麥,年年都不用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因為他家養牛兩頭,他需要10畝地的麥秸和麥糠當飼料,他為我算了一筆賬說:“我用小型收割機割一畝只需要6元錢,然后再用自己的四輪拖拉機把麥子拉到場里碾場,光10畝地麥糠就差不多夠喂牛了,今年光我剩下的麥秸就賣了600元。”
其實這筆賬農民們都會算,當今政府大力提倡、并且扶持個體購買大型聯合收割機。而在越來越多的農民也日漸青睞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今天,生產廠家應該為這個真正的原因為全社會考慮考慮了,農民真正歡迎的是收割茬子淺的大型聯合收割機,而不是今天的這種讓農民背上黑鍋的大型聯合收割機,設計師也應該設計改良這種機器,因為在政府日益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的今天,決不會放任潛在破壞生態環境的這種機器大量上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環境得到保護,才能使農民不再背上破壞生態環境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