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廈門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在全國報檢員資格統考之后,廈門檢驗檢疫部門將召開全市代理報檢機構會議,嚴格實施報檢員憑資格證書報檢、代理報檢機構全程代理報檢和報檢員差錯登記等三大制度。
此外,廈門局檢務部門決定改革報檢方式,為規范經營的大中型進出口企業開辟報檢綠色通道,縮短報檢手續辦理時間,在提高報檢工作質量上實現新突破。
記者發現,由于報檢職業回報可觀,廈門口岸報檢市場存在許多不法行為。
“全程代理”難兌現
從受理委托的政策宣傳起,到代理報檢后全批貨物完成檢驗檢疫手續止,代理報檢單位都必須履行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全程代理、一票到底的含義。然而,近年來,檢驗檢疫部門發現,代理報檢人員收費不辦事現象突出。許多法定檢驗貨物經代理報檢后,未經檢驗檢疫即被銷售使用。某些代理報檢人還經常向檢驗檢疫機構填報虛假電話、虛假地址、虛假姓名。有的報檢員只顧接單,一天之內承接數十份代理報檢委托單,自己做不完,轉手給其他人每單至少可掙10元。
5月10日,廈門檢驗檢疫鑒定處人員在查驗中發現,一家代理報檢機構與國內收貨人沆瀣一氣,在未如實申報檢驗檢疫行為被檢驗檢疫部門當場發現,并明令貨物不得運走,等候進一步處理的情況下,擅自將貨物從廈門港寨上堆場運到泉州潯美工業區,致使4臺具有高度風險的臺灣空氣壓力容器未經檢驗檢疫在境內帶病流通,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巧立名目亂收費
不法代理報檢機構見利忘義,在收費單據上大做文章,巧立名目向貨主收取費用,而且嫁禍于檢驗檢疫機構。東莞有兩個姐妹,在短短的一年中,通過涂改檢驗檢疫收費單據等手段,向一家委托其代理報檢的企業額外收取了150多萬元的不法費用。在我國北方,有一家代理報檢公司只是一次涂改收費單據就獲得了9萬元的不法收入,原來只有1萬元的費用被改成了10萬元。廈門檢驗檢疫局曾經對一家國際貨物運輸公司人員擅自涂改檢驗檢疫收費票據一案予以通報處理。這家公司人員在代理報檢手續時,利用電腦修改其中兩張檢驗檢疫收費票據的繳款單位、日期、申請單、項目、金額等部分內容,然后憑此票據向這兩批貨物的貨主收取了500元、1000元的檢驗檢疫費,從中牟取分別高達25倍、70倍的暴利。
“空手”也想“套白狼”
2001年2月,廈門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東渡碼頭發現龍海某食品公司一批打算出口的玫瑰茄,已裝入未經檢驗的貨柜,當即依法責令其卸貨,另行辦理報檢手續。4天后,因遲遲未見該公司前來報檢,他們立即向檢務部門調閱檔案。調查發現,這批貨物早已被兩家代理報檢公司通過“空手道”騙取了柜檢合格結果單,企圖蒙混過關,裝船出口。可東窗事發時,貨主還被蒙在鼓里。
“回扣”歪風擾市場
據統計,廈門口岸預錄入打單回扣40%,代理報檢回扣20%,已形成誰給的回扣多就交誰報檢的歪風,嚴重擾亂了進出口市場秩序。一些代理報檢單位為貨主企業的報關員提供條件營私舞弊,令后者在報檢的各道環節中收取回扣,向企業虛假報賬,不但增加企業費用,還拖延了報檢時間。一些代理報檢單位在經營中層層盤剝,多頭訂艙現象普遍,致使廈門港退艙率一度高達10%。中介機構的無序經營導致廈門港的運價居高不下,船公司和貨主蒙受損失,也損害了廈門港的聲譽。
報檢人才短缺1000多名
據廈門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說,下半年,我國將對代理報檢企業進行全面整頓。明年起,未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注冊登記資格的代理報檢單位,將不得從事代理報檢或與代理報檢相關的業務。而要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注冊登記資格,有三個必備條件:注冊資金達150萬元以上;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擁有10名以上的通過統考并獲得報檢員資格證書的報檢員。根據這一要求,廈門目前已注冊的45家代理報檢單位中,九成以上未達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獲得資格證書的報檢員人數太少。
去年的首次全國統考,廈門口岸的通過率是全國最高的,但也僅為39%。據了解,廈門口岸報檢市場至少需要兩三千名報檢員,目前缺口達1000多名。
廈門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介紹,由于檢驗檢疫工作涉及的外貿實務、產品知識復雜,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后,國外以檢驗檢疫標準等方式設置各種貿易性技術壁壘,以及境外疫情多變、有害生物入侵形勢愈加嚴峻等,各方面對報檢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報檢人員以資格認證考試為契機,不斷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顯得尤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