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6月1日電(記者何德功)為挽救瀕臨滅絕的生物物種,日本有關方面在茨城縣筑波市國立環境研究所內建造了一個專門冷凍保存生物細胞和基因的設施——“時間密封艙”。5月31日,整個設施宣布竣工,這為將來利用生命科學技術還原滅絕生物生命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時間密封艙”總共耗資17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建有14個冷凍箱,可以在液態氮中把樣本冷凍到零下150攝氏度保存50年以上。密封艙主要保存從瀕危生物活體中采集的皮膚組織和從尸體中采取的臟器和生殖細胞等。目前在日本有滅絕危險的200種以上鳥類、哺乳類、魚類等野生生物都將成為密封艙的保存對象,根據瀕危程度不同來決定保存的先后順序。
在日本瀕危的琉球香魚及中國贈送給日本的朱鹮(在日本本土已經滅絕)的精子和臟器細胞已經冷凍保存,雷鳥等物種的器官組織和細胞也已經開始取樣和培養。
將來,日本科研人員可以利用冷凍保存的資源進行物種生命還原計劃,比如哺乳類動物可以利用克隆技術還原,鳥類可以采取在近親種類的蛋里注入滅絕鳥類的生殖細胞來還原,魚類也采取與之相似的方法。
此外,“時間密封艙”還將冷凍保存環境樣本,為長期追蹤研究環境污染的變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