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九世紀末年,生理學家Voit 氏等發現雖然不同種類的動物每kg體重單位時間內的散熱量相差懸殊,但都如折算成每m2體表面積的散熱量,則基本一致。例如馬、豬、狗、大鼠和人的每m2體表面積每24小時的散熱量都在1000 kCal 左右。藥理學家研究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時則習慣于以mg/kg 或g/kg等方式來計算藥物的劑量。這種辦法行之于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時,問題似乎不大;但用于不同種類動物時,常常會出現嚴重偏小或偏大,以致無法完成實驗。1958年Pinkle氏報告6-MP等抗腫瘤藥物在小鼠、大鼠、狗和人身上的治療劑量,按mg/kg計算時差距甚大,但如改為按mg/m2體表面積計算,就都非常接近(見表2-5),此后,按體表面積計算劑量的概念逐漸為藥理學家接受,被認為尤其適用于不同動物之間劑量的換算。
表2-5. 6-MP對不同種屬動物和人有效劑量的變異
動 物 |
體重 (kg) |
體表面積 (m2) |
每 天 劑 量 | |
(mg/kg) |
(mg/m2) | |||
小鼠 |
0.018 |
0.0075 |
40 |
85 |
大鼠 |
0.25 |
0.045 |
20 |
111 |
狗 |
10 |
0.48 |
6 |
125 |
嬰兒 |
8 |
0.4 |
3 |
63 |
兒童 |
20 |
0.8 |
3 |
63 |
成人 |
70 |
1.85 |
3 |
108 |
動物的體表面積的一般計算法:
從體重推算體表面積,一般認為Meeh-Rubner公式較為合適:
A=k´(W2/3)/10,000
式中A為體表面積,以m2計算;W為體重,以g計算;K為常數,隨動物種類而不同,小鼠和大鼠9.1,豚鼠9.8, 兔10.1,貓9.9, 狗11.2, 猴11.8,人10.6。應當指出,這樣計算出來的體表面積仍是粗略估計,不一定完全符合實測數據。
例:試算一體重為1.5 kg的家兔的體表面積:
解:A=10.1´(15002/3)/10,000
log A= log 10.1+2/3 log 1500-log 10000=-0.8783
A=0.1324 m2
人或動物之間藥物劑量的換算:
為使用方便,可按“mg/kg折算 mg/m2的轉換因子”進行換算:
表2-6 .不同種類動物間劑量換算時的常用數據
動 物 |
Meeh-Rubner公式的K值 |
mg/kg®mg/m2 轉換因子 |
與小鼠轉換因子的比值 |
小鼠 |
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