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合成藥物包合研究根據化學藥物的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其作為客體化合物被制備成包含物多是為了改良本身的不利因素,以便良好地被利用。如有人為了改善萘普生(Nap)的溶解度、溶出速率,促進吸收,降低口服后對胃粘膜的刺激等,研究了Nap在不同溫度、不同濃度β-CD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其熱力學參數,測定紫外吸收光譜變化值,用連續遞變法測定包含物組成的摩爾比。實驗證明,包合物組成的摩爾比為1:1,溫度升高,Nap•β-CD包含物的結合常數減少,包合物生成能增大,反應熱為-2.92千焦/摩爾,包合過程為放熱過程。第三代非甾體抗炎藥雙氯芬酸鈉(DFS),由于其水溶性差,對胃腸道有刺激性而影響廣泛使用。北京醫科大學谷福根等采用共沉淀法制備DFS•β-CD包合物,即用DFS5.13克,加適量乙醇微溫使其溶解,另稱取β-CD18.30克,加水在80℃恒溫水浴中制成飽和溶液。在電動攪拌下,將DFS乙醇液緩緩加入β-CD液中,恒溫攪拌1小時,停止加熱,繼續攪拌至室溫,得白色混懸液,置冰箱中冷藏12小時,抽濾,沉淀物60℃干燥,過80目篩,干燥后備用。經紅外光譜和差示掃描量熱法測定表明,DFS與β-CD在水溶液中可形成1:1摩爾比的包合物,且包合物可明顯提高DFS的溶解度(比原藥增大1.77倍),完全溶出僅需10分鐘(原藥需近30分鐘)。他們用正交實驗法篩選出包合物制備的最佳包合條件,包合溫度為80℃,包含時間為5小時,攪拌強度為中等。維甲酸(RA)是維生素A在體內的代謝中間產物,主要影響骨生長和上皮代謝,也是人類癌腫的天然抑制劑,但有水溶性差,對光、熱不穩定,易氧化等缺點。第三軍醫大學張恩娟等采用自擬逆向混合攪拌法制備RA•β-CD包合物。稱取RA300.44毫克和β-CD135.00毫克,RA溶于100毫升無水乙醇中,于60℃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攪拌在60℃左右,在攪拌下分兩次緩慢滴入RA醇液中,中間間隔15~20分鐘,加蓋攪拌2小時,得微黃色混懸液,揭蓋敞口繼續攪拌3小時左右,溫懸液濃縮至30毫升后,置冰箱過夜,過濾,沉淀物低溫避光干燥即得。最佳制備條件的主客分子摩爾比為1:1,最佳攪拌時間為5小時,6批包含物包合率在3.28%~3.67%之間。鹽酸氯胺酮(Ket)曾是靜脈麻醉藥,若改成舌下含服用于術后鎮痛,具有作用強、起效快、無成癮性、毒副作用低等優點,但存在肝首過作用,且味術苦??哲娽t學高等??茖W校顏耀東等用水溶液去制備Ket•β-CD包合物,改善了以上弱點。即稱取Ket0.5克,β-CD4.4克,置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餾水100毫升,水溶液加熱至60℃,攪拌使β-CD溶解后,放冷至25℃,電動攪拌2.5小時,邊攪拌使β-CD溶解后,放冷至25℃,電動攪拌2.5小時,邊攪邊加入氯仿15毫升,繼續攪拌0.5小時,得混懸液,置冰箱冷藏24小時,過濾,沉淀物用無水乙醇洗滌兩次,干燥后粉碎,過60目篩,保存備用。采用正交實驗法對溫度、時間及投料進行優選,結果表明,按1:2主客摩爾比,于25℃電動攪拌3小時,制得的包合物包合率和收率較高,且穩定性高,無苦味并具有緩釋性能。
天然藥物包合研究天然藥物作為客體往往是多組混合物,而且混合客體的每個組分間存在著理化性質、分子結構的較大差異,這些是影響包合效果的直接因素。只有當客體的理化性質、分子大小和形狀適合于主體所提供的空間要求時,包合效果才較好。在這方面國內有關研究人員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如安徽省立醫院胡世蓮等采用正交實驗法研究β-CD包合青皮、木香混合揮發油的工藝,通過對揮發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含油率的考察,優選出了主客比為6:1、包合溫度為55℃、時間為3小時的最佳包含條件。北京海軍總醫院史成和選擇水包合法、研磨法制備引流熊膽•β-CD包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熊膽的苦腥味。優選出的工藝條件為,主客比5:1,研磨時間為20分鐘。5批包合物平均收率為97.6%,平均熊去氧膽酸含量為2.42%(RSD=0.83%)。魚腥草素在水中溶解性差且不穩定,并有強烈的魚腥氣味。為改善此不良性質,武漢同濟醫科大學魏世超等,用研磨法按摩爾比1:1(質量比約1:4)分別稱取魚腥草素和β-CD,將β-CD置研缽中,加適量水研磨成均勻糊狀,加入魚腥草素,充分研磨均勻,抽濾,將所得物低溫干燥,過60目篩備用。經測定證明,魚腥草素的溶解度增大了11.4倍,且溶出速率及穩定性增強,掩蓋了不良氣味。